能力,而这种缓冲能力,使得新明能够在外部挑战来临时,保持相对的稳定。
\n
在新明的这一战略蓝图中,日本和中南半岛的市场地位尤为突出。
\n
朱慈烺深知,西方列强的势力,尤其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这一带的活跃,若不加以遏制,将会严重削弱大明的战略空间。因此,在李霄林准备发起攻势之前,稳住日本和中南半岛的局势,成为了朱慈烺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n
这不仅仅是要确保这些地区的商业利益不被外来势力瓜分,更是为了切断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后勤补给线,彻底摧毁他们在亚洲的商业和军事影响力。
\n
这一切,李霄林在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熟悉海上贸易的资深商人,他从未想过商业的谋划竟能如此深远、复杂且精准。
\n
在这一切背后,李霄林感到震撼的,不仅是朱慈烺的眼光和胆略,更是这种谋划的深远程度。若不是亲眼所见,李霄林很难相信一个国家的商业策略,能够如此细致入微地策划到每一寸海域、每一条航线、每一块市场。
\n
当然,李霄林并不清楚的是,这一切背后的本质远比他所看到的更加复杂。朱慈烺的思维早已超越了当时的经济模式,三百年后,关于金融理论的成熟将会揭示出更深层次的真相。
\n
而朱慈烺在这场贸易布局中的金融手段,以及依赖强大制海权所形成的竞争优势,都是建立在这一庞大理论框架上的。这不仅仅是一场海上贸易的博弈,更是一场跨越时代、超越传统的经济战争。李霄林虽然眼下还无法完全理解这一切,但他已经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分量。
\n
如果这项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不仅仅是市舶司的商船能够在海上畅通无阻,甚至连原本局限于国内市场的商贸活动,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扩展空间。尤其是通过持有“市舶司”令牌的商船,不仅可以轻松绕过原有的贸易壁垒,还能承接到更多的运输订单,这意味着商船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和盈利空间。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