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来人,其实叫“牧民”并不准确,准确地应该叫“牧户”或者“牧奴”。
\n
他们和金中都那些“匠户”一样,没有人身自由,专门为金国朝廷放牧。日常需要的衣料、粮食,都是官府供应。牧场,以及牧场里的牲畜自然也不是他们的私产,而是金国官府所有。
\n
如今全成了赵朔的了。
\n
现在桓州牧监,只剩下七万四千多匹马,六万头牛,以及十七万只羊。
\n
这还是多得呢。
\n
抚州、昌州不是赵朔攻打下来的,那些牲畜已经成了其他贵人的战利品,全部被拉走。
\n
赵朔这才发现,自己之前估计的有些乐观了,恐怕两三年内,抚昌桓三州的牧监,都需要他的贴补。尤其是第一年,估计三州农业税的三成,得贴补到这三州的牧监里。
\n
不过没关系,来日方长嘛。
\n
当初金海陵王南征宋国失败之后,全国牧监内只剩下了一千匹左右的战马,还有九十匹骆驼。但仅仅过了二十六年,就达到了马四十七万匹,牛十三万头,羊四十七万只。
\n
现在赵朔的起点,比那时候的金国强多了。
\n
赵朔估计,如果好好经营,三州牧监用不了五年,就能恢复旧观。
\n
金国在三州牧监内能养这么多匹马,说明他们为牧监定的各种规矩是非常科学的,赵朔并不准备进行大的改动。
\n
他只是调了两百多人,去呼伦贝尔赵朔所建繁育优良战马的牧场,和那边交流经验,然后再看看这两边的牧场有什么规矩是需要变动的。
\n
另外,赵朔安抚了一下桓州牧监的人心,让他们把一半的牲畜,送到抚州、昌州去。并且承诺,这些官员、牧户的待遇,金国朝廷怎么给他就怎么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