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18章 造清弓,育良马
\n
现在的蒙古草原,什么都缺。
\n
经过两百多年的黑暗时代,草原上的生产力已经降到了极低的程度。
\n
缺金银、缺布帛,缺铁器,缺工匠……
\n
当初孛儿帖陪嫁的一件黑貂皮的袄子,能成为铁木真送给王罕的厚礼,草原人物资的匮乏就可见一斑了。
\n
赵朔十岁那年,获得的那身金漆铁甲。到了现在,还是赵朔驸马的标志,也足以说明,新生的蒙古国在经济上有多么地寒酸。
\n
当然了,生产力再低,赵朔还是能有一些作为的。
\n
铁甲不敢想,铁箭头总能造一些吧?
\n
强弓总能造一些吧?
\n
托华筝的福,铁木真送的作为嫁妆的五百户子民,其中有两户铁匠,五户弓匠。
\n
赵朔将记忆中清朝战弓的制作方法,教给了这些弓匠,并且让铁匠们造适合清弓的重箭头。
\n
为什么要造清弓呢?
\n
因为,这个时代任何一个草原男子,都堪称优秀的轻骑兵。但是,沙场打硬仗、一锤定音的重骑兵,对现在的蒙古人来说就稀缺的很了。
\n
五百名最为勇悍的战士挑选出来了,可不应该组建蒙古最为稀缺的重骑兵吗?
\n
在真实历史上,蒙古人是获得了金国、剌子模大量的资源工匠后,才开始发展重骑兵。到了蒙古帝国全胜时期,蒙古本部的大军,重骑兵的比例达到了近四成。
\n
现在赵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