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现在六十年代的织布机主要使用的是脚踏式织布机。
这种织布机通常由人工一脚一脚地踩踏板,一梭一梭地进行织造,织布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的颜色排列线滚,使用多个梭子来确保花色的正确排列。
还有一种就是踞织机,这是一种古老的织布方式,使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拿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作投纬引线的姿态。
其他织布包括了纺线车、缠线拐、经线轮。
总之织布技术相当落后,而现代化的全自动织布机,那相当于领先了一二十年。
沈斌第一时间将相关资料收好。
离开独立空间,沈斌就前往了市政府。
“你确定红薯能大面积种植,而且不受温度和地理位置限制?”当魏建国听了沈斌的讲述,他都觉得不可思议。
“千真万确!”
沈斌非常认真,还补充了一句:“事实上,不仅是红薯,先前的杂交水稻一样,我都可以担保,出任何问题,我一力承担!”
“小沈,有些事情并不是你能承担的,这和你研究的其他东西不一样,这需要实实在在种植出来,这样吧,我单独批两块田给你,你对外宣称,那是你的试验田,关于杂交水稻还有红薯,都是经过了试验田的验证,这样才能经得起查!”魏建国极为认真地说道。
通过沈斌做的事,魏建国知道,沈斌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杂交水稻,红薯简直和凭空捏造一样。
一旦有心人查起来,对沈斌极为不利。
例如当初沈斌研究出三代计算机一样,沈斌还知道申请二代计算机。
在二代计算机的基础上,研究出三代计算机,这样一切顺理成章,毫无问题。
事实上,沈斌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也想弄一块田,先种植水稻和红薯,等到丰收的时候,用事实说话,这样更加稳妥。
可是,现在国内灾荒已经爆发了。
自己真要按部就班,先验证杂交稻和红薯,然后再推广的话,浪费的这段时间,将会多死很多人。
所以沈斌宁可承担风险,也要将这件事进行到底。
魏建国的做法,相当于弥补了沈斌漏洞,让整件事变得更加合理一些。
魏建国和沈斌聊了很多,最终,魏建国再次拨打电话。
“老领导,沈斌同志有天赋,他以前研究出了哮喘,肺结核,宝塔糖等等特效药,还研究出了发电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