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满脸疑惑:“他怎么敢当着陈书记的面说这样的话?”
更多的人则是选择沉默,静观事态发展。
在刚才的汇报中,方白选择“偷换概念”——
将“否决不合格承建商”歪曲成“否决建设提案”。
同时还将自己塑造成积极推动乡村建设的代表,
把陈嘉上变成了阻碍发展乡里的“绊脚石”。
在今天这个场合,方白想借着陈松涛书记的势。
向自己施压,让自己在道路建设的问题上妥协!
这一招“反客为主”,让陈嘉上深陷“不作为”“懒政”的泥潭。
听到这话,陈松涛书记的脸色瞬间一沉。
眼神如刀般掠向陈嘉上,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压。
声音低沉得像雷鸣:“陈嘉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个说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陈嘉上却毫不慌张。
嘴角甚至挑起一抹淡淡的笑,迎着那灼人的目光,语气从容不迫:“陈书记,乡里的每一分钱可都是咱老百姓的血汗钱,我就是再急,也不能糊里糊涂乱花。我对供应商和建筑商的资质严格把控,是为了确保最优的选择。我早就把相关审批文件提交到县里了,相信很快就会放到您的案头。”
陈嘉上并没有直接回应方白的指责,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工作流程上。
他强调自己对资金的认真负责,以及对选择承建商的谨慎态度。
以此来反驳方白的“不作为”指控。
同时,他也明确表示审批流程正在进行中,暗示方白的信息滞后,胡言乱语。
方白听到陈嘉上的回答,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他原本设想了各种陈嘉上颜面扫地的场景,却没想到自己才是那个“小丑”。
他在乡里经营多年,竟然对项目的审批进度一无所知。
方白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眼神却无比凌乱,能强作镇定地问道:
“你提交了?那我为什么没看到呢?”
陈松涛书记看了一眼方白,然后朝着陈嘉上问道:“对啊,怎么回事?为什么我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陈嘉上平静地回答道:“陈书记,审批文件已经提交到县招标办了,您可以直接向他们确认。”
陈嘉上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方白耳边炸响。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僵硬得像一张面具。
他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