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当时的现场记录,尸体身下缠了一张大塑料布,但没提到有石头或是砖块一类的重物。
\n
不过戚山雨和柳弈都凭经验认为,没有配重的水浸尸容易因尸体腐败而浮上水面即便是有条件形成泥炭鞣尸的酸性水体也是一样。所以当时抛尸者大概率用塑料布将死者遗体与重物包裹在一起,一同沉入湖中。
\n
至于后来为什么找不到配重物,有可能是一段时间后塑料布散开,重物陷入了淤泥里找不到了,又或者打捞时被完全没有刑侦知识的村民们忽略了等等,皆有可能。
\n
但实际上,只要从发现尸体的位置与尸身下的塑料布二者着眼,就不难看出,这最起码得是一起抛尸案。
\n
只可惜,即便放在世界范围来看,泥炭鞣尸的样本数据也很少。华国境内能形成这种特殊尸体现象的环境更是罕见,至今没有一个系统可靠的死亡时间鉴定方法。
\n
偶尔碰上一具,主检法医可就得头疼坏了。
\n
柳弈翻阅过当时的尸检资料,滇越市的法医给出的死亡时间推定范围非常宽泛,上限直接就拉到五十年前去了。
\n
再加上附近十里八乡没有与死者特征对得上号的失踪人员,外观看不出他杀的痕迹,尸表除了背部左侧的疤痕外再无其他明显的外伤,在找不到受害者也没有嫌疑人的情况下,这案子也就没有成为案子,而是当做无人认领遗体处理了。
\n
光看卷宗,柳弈就知道那具鞣尸够呛能弄明白。
\n
不过不要紧,他特地从鑫海飞到滇越,关键还是为了验证那尸体是不是他猜测的那个人而已。
\n
###
\n
对了。
\n
柳弈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转向林郁清:那些照片,后来有进展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