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激活暗物质引擎,传统武器无效。」
「那就让『天罚』系统接管。」
全球的新能源循环经济发展也到了极致,
唯一缺陷就是能量转换体系始终未能突破,
因缺少一种非常关键的能量元素,无法持续开发利用新能源。
经过全球科学家多方研制,亦未能合成成功,全球能源利用处于瓶颈期。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越来越高,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未能突破,
逐渐满足不了全人类能源的需求,
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也越来越高,全球进入到能源争夺之中。
各国的能源均处于紧张时期,全球为争夺能源,不断爆发局部战争。
能源困局: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拉锯战
情景画面:
上海能源交易所的穹顶下,全息投影显示着全球能源供需图:
非洲沙漠的太阳能矩阵因沙尘暴瘫痪,
北极圈的核聚变站因冰层断裂停摆,
而中国西北戈壁的「青鸾」风能矩阵仍在稳定运转,
但其能量转化率始终卡在82%的临界点。
北京「太极环」生态穹顶内,
藻类发电站的生物膜在人工太阳照射下呈现翡翠色波浪,
但能量转换效率始终卡在78.3%的临界点。
珠三角「南海之链」漂浮城市,
海水裂解制氢厂的巨型反应堆外壳布满蛛网状裂痕,
工程师们发现氦-3催化反应的量子隧穿效应存在无法解释的能量损耗。
青海「盐湖矩阵」储能基地,
数万面六边形光伏板组成的几何矩阵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但夜间储能效率的15%缺口始终无法填补。
中国科学院「太极院」穹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林家栋在全息日志中写道:
「我们穷尽算力模拟了10^15种元素组合,
但那个缺失的『X因子』始终藏在量子泡沫的褶皱里。」
实验室墙上的全息屏循环播放着爱因斯坦1932年的演讲片段: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下方是最新失败的元素合成数据
——第9273次实验中,反物质约束场在0.3纳秒内崩溃。
战争迷雾中的文明对话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方AI外交官「伏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