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真空不同,真真空是一种更为极端的状态,它超越了我们常规认知的范畴。
实际上,星球之外的空间通常被定义为真空状态,但这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事实上,那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尽管它们可能是“看不见”的......
电、磁、波以及各种信号、能量几乎铺满了那些地方,尽管还有绝大部分的空隙,也即使有着这些物质和能量的存在,但空间在此刻也被称作为真空状态。
然而,从物理学尤其是宇宙学的角度来看,“假真空”和“真真空”是描述量子真空状态的核心概念。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能量状态的稳定性和能量密度的高低。
具体来说,假真空是一种能量高于真真空的亚稳态。
这意味着在假真空中,物质和能量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它们可能会通过某种方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从而过渡到更稳定的真真空状态。
举个例子来说,想象一个被吹起的气球。
当气球内部的空气压力高于外部环境时,气球处于一种亚稳态,就像假真空一样。一旦气球被刺破,内部的空气会迅速释放出来,使气球恢复到更稳定的状态,类似于真真空。
因此,尽管我们通常将星球之外的空间称为真空,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完全的空无一物。
其中存在着各种物质和能量,并且这些物质和能量的状态和特性对于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它并非能量最低的状态,但由于存在能量势垒,系统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会立即跃迁到更低能量的真真空状态,因此被称为“假”真空,且并非真正的基态。
假真空的能量密度高于真真空,因此它是一种“储存”了额外能量的状态。
当真空衰变发生时,假真空区域会通过隧穿产生类似于“泡”一样的现象。
这种被称为“真空泡”一样的空间状态,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膨胀,泡内外的能量差会以辐射或粒子的形式释放,类似相变释放潜热,可能对周围时空和物质产生剧烈影响,例如理论上可能摧毁区域内的一切结构。
而真真空......
真真空,这个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十分陌生。
它是一种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被称为量子级的“基态”。
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了理论上的最小值,没有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