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后,郝厦建抄袭以及枫林书院污蔑学子的事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了。
特别是几大书院,这事儿简直成了夫子们教育学子时的经典案例。
每次听到有学子抱怨书院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夫子们都会摇头叹息。
“我们书院再多缺点,可也没有让你替人背上舞弊的污名,更没有给你下药让你参加不了院试。你们呀,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夫子们苦口婆心地说着。
这话每每传到郝家父子耳中,他们父都在心中愤恨不已。
“还是读书人呢,就跟个长舌妇似的,整日拿着这事儿说道。”
可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暗暗抱怨,毕竟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他们纵然有再多不满,也只敢在暗地里搞些小动作。
可若是只有各大书院这般议论也就算了,那天跑去摆摊的小摊贩们,也在这事儿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们平日里为了拉客人,就喜欢跟人唠一些家常,或许说一些新鲜八卦。
这不,陆怀瑾和郝厦建的这场纷争就成了他们绝佳的谈资。
这些小摊贩走街串巷,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枫林书院的丑闻,于是,现在不光各大书院知道了这件事,就连普通百姓对这事也不陌生。
这事在坊间都已经出来好几个版本了。
不过不管那个版本,郝厦建都是那个心胸狭窄,嫉妒成性,陷害好人的奸逆小人。
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枫林书院的山长为了给自己儿子铺路,不惜毁掉一个大有可为的学子,真是太过分了!”
“可不是嘛,这枫林书院也太黑了,以后谁还敢把孩子送去读书啊!”
“你们是不知道,那个郝山长的儿子在书院都要求其他学子叫他郝少。”
这个没人觉得有问题,毕竟都是普通百姓,家里也不是什么有钱的,他们觉得知道书院山长应该还是挺富裕的,他的儿子也当得了一声少爷。
说话的人见他们这副表情,有些恨铁不成钢道:“他可不光让人叫他郝少,他把人家学子简直是当成自己家的奴仆,呼来喝去的,你是没见过那阵仗,简直比那些地主老财家的儿子对家里长工还过分。”
那的确是过分了,人家只是去你那里念个书而已,又不是没交学费。
这下子,原本打算把孩子送来枫林书院读书的家长们都纷纷改变了主意,带着孩子转头进入了其他书院或者私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