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呢,咱们现代人可不能用这老掉牙的计量方式了,得换算成现代的克数才行。按照老规矩,一两等于现在的5克,所以嘛,大黄就是15克,附子也是15克,细辛则是10克。
制作步骤嘛,简单得很!先把这三味药材洗干净,扔进锅里,加上五升水(大约就是咱们现在用的那种大水壶一壶多一点)。然后嘛,就开火煮呗!记住哦,要用文火慢炖,这样才能把药材里的精华都给熬出来。煮啊煮啊,煮到锅里只剩下两升水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这时候,把药渣子捞出来扔掉,剩下的药液嘛,就是咱们的大黄附子细辛汤啦!
喝法也很有讲究哦!这药液得分三次喝,每次喝之前,记得要温热一下,可别喝凉的,免得伤了脾胃。喝完第一次后,你得出去走走,就像散步那样,走个四五里地(当然啦,现代城市里四五里地可能有点远,你就走个几千米意思意思就行)。等感觉药液在肚子里开始发挥作用了,再喝第二次。
说到这里啊,小弟子已经听得入迷了,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仙师啊,这方子这么神奇,是不是喝了就能立马见效啊?”
仙师摇了摇头,笑道:“小家伙,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哦!中药嘛,得慢慢来,调理身体得有个过程。不过呢,只要对症下药,这方子肯定是能帮你解决问题的啦!”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是是是,仙师说得对!那我这就去准备药材,试试这大黄附子细辛汤的威力!”
有一天,阳光明媚,小弟子蹦蹦跳跳地来到师父面前,一脸好奇地问:“师父啊,阳明宿食这玩意儿,咱们咋就能一眼看出来呢?是不是得有啥超能力才行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捋了捋长髯,故作神秘地说:“嘿,你这小子,还超能力呢!咱们中医啊,靠的可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要想知道有没有阳明宿食,且听我细细道来。”
“你看那寸口脉,要是浮大而有力,一按下去呢,嘿,反而涩得像吃了没熟的柿子,涩得人心慌。再看看尺中脉,也是又细又涩,跟那细面条似的。这时候啊,咱们就可以拍板定论了,这家伙,肚子里肯定有宿食没消化呢!”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哇塞,师父,您这医术也太神奇了吧!那接下来呢?咱们咋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方子,抖了抖,说:“别急,别急,且看我这大承气汤,如何帮你解决这恼人的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