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行去汉中接走家眷,大明绝不阻拦。
于是乎,愕然混乱的明安达礼,被大明国安局的谍子护送下,从山西汉中出境,在甘肃神秘势力的接应下,从凉州府潜入了大草原。
其后两个多月时间,他们跨越了阿拉善、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到达了科尔沁蒙古部的地盘。
此时此刻,按照明安达礼和朱慈炯的约定,他尽可以返回汉中府去接家眷了,他相信大明皇太子的许诺必定为真。
但是,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令他失去了这个欲望,心中隐约有一团火在酝酿,想要焚烧掉一些什么。
人们总是近乡情怯,他在科尔沁部所在的外围踟蹰不前,总觉自己无颜见家乡父老,他们太苦了。
良久之后,明安达礼心中做出了抉择,狠狠地咬咬牙,猛的打马往心心念念的家乡奔去,身后百余骑紧紧追随。
......
半个月后,草原上各部落间悄然流传一个传闻:长生天怜悯草原子民困苦,请求人间天可汗派出得力干将,来了草原拯救大家伙了。
伴随着传闻,还有草原小曲随之流传:“朝求升,暮求合,近来牧民难存活。早早开门拜明皇,管教大小都欢唱。备酒浆,迎明皇,杀尽建奴不纳粮。不当差、不纳粮,快快活活过一场。”
同时有“专业人士”先生说法,揭发建奴把蒙古人当做炮灰,草原各部的苦难都来自建奴,勇于反抗的“正蓝旗”一部已恢复了叶赫部身份,如今的生活如何富足......
牧民虽不懂大道理,但生活的苦难和血泪却是深有体会,族中青壮的去而不返,更是令他们痛彻心扉。
“专业人士”们所描绘的不再有战争,亲人不再白白送死,家家有铁锅铁铲、家家不缺食盐茶砖、都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简直如天堂一般。
语言的力量是苍白的、是无力的,物资的力量是强悍的、是有力的,是草原牧民们难以抵挡的。
大明早就准备好的物资,从甘肃凉州府一线缓慢却源源不断地涌入了大草原,草原子民的人心便快速的倾向了一方。
草原汉子行事素来爽直,一旦做出抉择之后,很快便实际行动了起来,向建奴的统治亮出了弯刀。
四月初之际,明安达礼已经纠集三万余草原汉子,骑着有些瘦弱的战马,从大草原伊克昭盟一带,突入了陕西绥德州,威逼延安府。
草原上仍有不少部落,或仍心想鞑清,或仍在犹豫不决,此时却对本次大战视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