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三座双联装127毫米口径主炮,七座双联装30毫米口径防空高射炮,两座双联装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和深弹投掷器,对海、对空雷达以及反潜声呐系统也一应俱全。
原本我国会在1954年从苏联引进四艘愤怒级驱逐舰,作为海军萌芽育苗的培养基,为此不惜花费了相当于六十八吨黄金的总费用,被苏联人狠狠收割了一大笔,娘的,就没见过宰客宰得这么狠的,这次总算是把这笔钱给省下了,再也不用在自然灾害时期勒紧裤腰带拿粮食还债啦。
就在赵骥视察四艘新舰的时候,谢和赓忽然从南京专门跑来镇江急匆匆找到他:“司令员,中央有急电,召你尽快回京复盘一江山岛战役,不得有任何拖延”。
赵骥听了一愣,不对呀,一江山岛战役在这时候的确是个很轰动的大事件,可也没大到需要自己这个级别的将领专门老远跑一趟去复盘呀!
真要复盘的话,派几个参谋去就行了呀,要实在重视的话,派参谋长陈奇涵去也总该够了吧,哪有叫自己去干这个的道理,不对头,里头肯定有名堂!
赵骥立即开始回想这个时间点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想着想着,他不由猛然一惊——今年是1953年!
1953年发生了什么大事,那肯定是东北局和华东局的联盟事件,二、三顺位两败俱伤,如果不是自己穿越乱入的话,很快就该轮到东野的人做大做强了。
这时候叫自己去北京……
赵骥来不及回南京跟傅秋涛当面交接工作,只简单交待了陪同视察的郭勋祺几句,然后就带着谢和赓马不停蹄地往北京飞奔而去。
这种事儿拖不得,迟则生变。
果然,赵骥到了北京以后就被留在军委代理主持日常工作,第一副司令郭勋祺则接手华东军区部队继续筹备下一步的战事。
时局多变,许多人都在跃跃欲试,但预知了未来主线走向的赵骥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才哪一年,先跳出的人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他每天该上班就老实上班,下班就回家陪老婆孩子,关起门来谁也不见,整个人一副我没有半点儿非分之想的做派。
赵骥的态度很明白,我现在还是军职,只管指挥作战,别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参与。
在本职范围内,赵骥专门过问了核武器的研制进程,毕竟手头有了趁手的家伙事儿说话才能有底气,不然美国人要是赖在海峡不走的话,完全解放全中国的事儿就会变得麻烦许多。
有了系统奖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