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鹳级不具备远航能力,而抢滩步兵又亟需直射火力支持的情况下,郭勋祺本来是打算动用全军唯一一艘正经驱逐舰余姚号的,但却被赵骥强硬地否决了。
理由很简单,余姚号是海军培养未来种子的仅有大型平台,不能冒险投入实战。
没办法就只能想办法了,海军战士们依照传统召开“诸葛亮”会,然后群策群议拿出了一个被称作“小艇架炮”战术。
所谓小艇架炮就是把IG18型步兵炮用绳索固定在LS150登陆艇上,直接近岸直射敌人火力点。
PS:各位首长不要质疑,我军在历史上就是这么干的,把75毫米口径山炮架在小艇上提供火力支援。
北山湾登陆场,四艘搭载着步兵炮的LS150型登陆艇在距岸五百米左右的位置上朝着守军的火力点倾斜火力,七分钟内连续摧毁敌人三处暗堡。
趁着敌人短暂的火力停歇期,遭压在滩头的战士们终于可以起身发起冲锋,成功前出数百米逼近到敌人的堡垒线前沿,但却再一次被拦了下来。
敌人的很多堡垒都是修筑在滩头前山体绝壁的岩洞里的,他们在一江山岛经营已久,把从滩头通往近岸山体的道路全部掘断,我方工兵要想恢复交通,就必须先炸掉敌人的半山碉堡才行,否则根本上不去。
但这些碉堡一般距离地面都有两三层楼的高度,炸药包递不到那么高,用手托举也够不到。
“轰!”身后忽然传来一声爆炸,压在山体绝壁下的战士们回头一看,只见一艘LS150登陆艇高高腾起一团火光,艇上搭载的IG18步兵炮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抛到半空,然后又重重砸在甲板上,跟着中弹的登陆艇一起缓缓沉入海水之中。
其实对抵近滩头的LS150登陆艇威胁最大的不是国军部署的75毫米口径山炮,而是M18型无后坐力炮,在敌人的无后坐力炮集火打击下,派到北山湾的四艘LS150登陆艇很快就被击毁了三艘。
“快把竹竿搬上来!”突击连长王必急得两眼赤红,“把炸药包绑紧,要是掉下来可是会炸到自己人的”。
抢滩部队在战前特意准备了大量数米长的毛竹竿,再在竿顶绑上一个五公斤重的炸药包,然后伸到绝壁半腰进行爆破作业。
PS:两山轮战,爆破组前出作业时,长竹竿也是必带之物。
“轰!”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岩壁直接被炸塌了半拉,“快!工兵上!把路铺好!”
工兵战士们快速破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