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如实向杜鲁门陈述了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看法,输肯定输不了,但想赢也是不可能的,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这场战争没有任何意义。
克拉克做出了和历史上同样的选择,在原时空轨迹中,克拉克上任后就竭力压制范弗里特这个疯子试图扩大战争规模的想法,只准采取有限攻势,可以争取到一个台阶能方便谈判就行。
朝鲜对于美国而言并非核心利益,如果会因此影响到自己在欧洲的利益就不划算了,反正美国只求在半岛上保持军事存在就行,至于南伪的国土面积还剩多少,那可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情。
杜鲁门本就有心中止战争,现在又得到了前线最高将领的专业支持,于是便授权前线跟志愿军开展谈判。
赵骥立即请示中央,然后委任李相朝为明面上的北方代表兼中朝联军总代表,谢和赓为中方代表兼联军副代表和联合国军进行谈判。
双方谈了没两天,谢和赓就向赵骥报告了一个令人颇为意外的消息——李承晚那个老小子拒绝谈判,叫嚣着要跟志愿军血战到底。
就凭你那两下子还想跟我分个高低?!赵骥又好气又好笑地问道:“美国人那边是什么态度?”
傅秋涛也笑着回答说:“谢和赓报告说美国人没有明言,但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如果南伪军遭到攻击的话,他们不会进行支援,不过前提是我们不能向纵深位置进行穿插”。
“好,那就给李承晚上上强度,也好让他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
按照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最新命令,南伪军首都师团和第七、第八这两个还没被打残的师团随即就被集中部署到了义城这个战线突出部。
赵骥也心照不宣地把调集了胡杰第八军、张正坤第九军和文景的炮纵往义城对面的安东集结,由副司令员郭勋祺统一指挥,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南伪军最震撼的打击。
最适合军队发动攻势的时间一般是黄昏或者拂晓,直到今天打仗也是这样子,当时志愿军为了发挥夜战优势,通常喜欢选择在黄昏时分组织进攻,不过郭勋祺这一次却把攻击时间定在了拂晓。
既然美国无意提供支援,那就不必再藏着掖着的了,选在白天开打正好可以让南伪军看清楚些他们的对手到底有多强,不要找到了新靠山就忘了历史上被支配千年的恐怖记忆。
清晨六点,志愿军这次没有照惯例发射信号弹来宣告新一轮攻势的开始,而是干脆用炮纵的火力急袭作为战斗的发起信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