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后,第六军、第七军随后跟进,彼此间注意不要拉开路程,做好接应准备以防万一”。
在李奇微的组织下,美军的撤退有序且快速,庞大的半机械半摩托化部队在公路上扬起阵阵烟尘,还专门安排了坦克部队垫后,第五军的先头部队追上去以后咬了一口,发现根本啃不动,稍微后撤重整了一下阵势,然后就发现自己再也追不上美军的车轱辘了。
郭勋祺有点不甘地捶了下桌子:“这美国人也太能跑了,当年国军的车轮子可没见着这么能跑”。
国军的精锐部队当年配属的卡车也不算少,照样被咱们的战士靠两条腿给追上,郭勋祺对此有些无法理解。
“美军和国军可不一样”,曾指挥过国军七大主力之一整编七十一师的副司令陈明仁插嘴解释说,“两军的机械化高低程度且不提,光是美军的工兵保障能力就远远不是国军所能比拟的”。
“朝鲜的道路条件和国内差不多,要是没有强大的工兵保障能力,就像这样的烂路,换谁来跑不快”,对于国军美械师跟真正美军之间的关键差异,陈明仁是深有体会的,“我们衡量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时可不能只看一线主战装备,后勤条件才是保证胜利的最重要因素”。
志司指挥部里的一众将领们齐齐点头,对陈明仁的这番话深表赞同,是呀,要是志愿军也有美军那样的保障能力,谁忒么愿意搞“蚂蚁搬家”式的前沿补给啊。
“好啦,后勤现代化那是今后的任务了,眼下还是先操心下一次战役的事儿吧”,赵骥打断大家的感慨,“都说说吧,美军这次会退到哪里才刹住脚?”
郭勋祺指着地图说:“美军的下一道防线不难猜,应该是大田-大邱-蔚山一线,然后凭借釜山港的海运补给与我军相持,除此之外,反正我是想不出其它任何可能性了”。
陈明仁、李相朝两名副司令也发言表示同意。
赵骥同样不认为李奇微还有别的选择,不错,美军退到这一线应该就再不会后退了,否则就又回到当初被北军压迫到釜山狭小范围的局面了,到时候要么再搞一次仁川登陆,要么就只剩走海路撤到倭岛这一条路了。
不过……现在还要不要继续往南进攻呢?
美国在朝鲜战场的底线之一就是要在半岛上保持最低程度的军事存在,决不能让志愿军给赶下了海,如果赵骥执意继续进攻的话,谁能保证美国人不会采取一些疯狂的举动。
比如……使用原子弹或者集结起更多的兵力。
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