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还会给予他最大程度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束星北听后大为感动,回国后事事都不顺遂的他觉得自己这次总算做了个正确的选择。
研制雷达是需要有合金技术、加工工艺来作为基础的,连一门炮都造不出来的国府在这些方面的实力基本为零,而鄂豫皖根据地的科研条件和工业基础比国统区要好得多,把全套雷达技术都装在脑子里的束星北很快就研制出了比之前那套更先进的雷达来。
听到束星北去了中野那边的大师当即情绪爆炸,他最近得到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华中惨败!苏中惨败!东北、华北陷入僵持!国军对解放区的第一阶段攻势也即全面进攻就此破灭。
大师对国军这一阶段的攻势十分不满,他随即在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找到了共军最大的两个破绽——陕北和山东。
陕北是我方的政治中枢,而且这里的留守兵力极少,大师认为只要能攻陷陕北就可以从政治上瓦解我方的抗争意志,也能在舆论上营造出一个胜利者的形象来遮掩之前全面阶段的作战失败。
而山东则是我方的模范根据地,是我军最重要的兵员和粮食基地之一,攻占山东可以最大程度地削弱华北这个我方最重要的大后方。
这个攻势阶段在国府内部被称为重点进攻。
暴怒的大师最初是打算把陕北和华中作为重点进攻对象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好说歹说才让他收起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把矛头对准了他们认为是软柿子的华东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
白崇禧认为中野显然不是善茬,要主动进攻这里少说也需要集结起至少一百万国军的精锐力量才勉强敷用,可如此一来其他地区的战事就会大受影响,所以与其攻还不如守。
湖南的地形谁进攻谁吃亏,谁采守势谁占便宜,按照抗战期间几次长沙会战的经验来看,如果主动进攻武汉需要百万兵力的话,那么防守长沙就只需要三十万到四十万部队就足够了,这又是山又是水的地形实在不适合大军团采取攻势作战。
最后,白崇禧一锤定音,在长沙采守势拖住中野,就可以腾出力量对付其他地区的共军,等取胜以后再四面围攻中野才是最优解。
大师尽管讨厌白崇禧,但对这位自抗战开始就在身边出谋划策的“小诸葛”的军事才能却并不小瞧,于是便接纳了他的意见。
围绕着如何应对国军的重点进攻,华中野战军同样也召开了一次班子会议进行讨论,会上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那就是主动进攻长沙逼迫国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