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结束跟黄有金的通话,王铭洋又给黄柏山打电话交待一通。
“老李,这个简易码头不行啊,这里水这么浅,大点的货船都靠近不了。”
再次来到夏洛特达岛,王铭洋看着残破的码头,再想想这里的才三五米的水深,跟李泉说道。
“还是先想办法建码头吧。按这里的水深,起码要往外延长一百米才行。”
“去哪弄这么多建造材料?岛上倒是有石头,但没有工具和工人呐。”
“可以聘请本地的民众帮忙,但是没工具,这石头弄不下来啊。”
“看来,又要去朱罗马一趟了。”
“走吧。”
刚上夏洛特达岛没走几步,王铭洋几人就调头回船上了,吩咐一声,让贺强启动发动机,前往朱罗马。
一来一回,用了五天,比之前的薇薇安号快了两天。
整个夏洛特达一号,船舱里塞得满满的,被当做货轮用了。
这次运回夏洛特达岛的,除了一些食物和淡水,还有五台家用发电机,10千瓦的那种,并不是王铭洋不想买更大的,而是他们在朱罗马没找到。
为了真正解决解决岛上的用水问题,还买了一台的工业级别的净水机,能把海水处理成饮用级别的淡水。
想要的建议板房材料没找到,王铭洋只好买了几十顶帐篷。
船头的甲板上,是两台小型的挖掘机和几桶油料。
挖掘机每台高不过两米,宽不到一米,长一点二米,整机重量只有700多公斤,国内售价在两万多软妹币的机械,在朱罗马要价五万五千块。
本来,王铭洋和李泉想着买更大型号的,奈何夏洛特达一号装不下。
有了挖掘机,夏洛特达岛码头的修建工作总算可以开始了。如果现在不修,到时候国内的货船运东西过来,卸都没法卸。
“突突突,突突突”,夏洛特达岛的码头附近,一大早就发出不小的声响,传出好几公里远。
这是王铭洋和李泉,正带着手底下的几个人在学着试驾小型挖掘机凿石头。
在王铭洋和李泉的操作下,两台挖掘机前面的铲斗早已被换成钢钎,正突突突往石缝里钻,想要把大石头崩碎。
一时间,石屑和灰尘飞扬得到处都是。
九个男人在跟挖掘机和石头较劲,李泉的妻子张婷,则在船上做饭,准备吃的。
至于阿古丽和特洛卡,被王铭洋打发去瓦特瓦迈岛,招人来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