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都是被当做智囊团一般的存在,深受倚重。
\n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的出身并不高贵,只是普通的商人家族,占了魔能工业的发展,有了些钱。
\n
但这位在年轻的时候,是个有理想,有天赋,又极有行动力的人。
\n
他先是自愿参军,服兵役,又考入了帝国第一禁卫枪骑团,一年后转正,就已经是上尉了。
\n
然后,他并没有在军部内摸爬滚打,而是进入帝国战争学院学习,作为最初的学员,备受重视。
\n
三年后,他就加入了参谋部,从普通的文员做起,又进入军事历史局,在这里他节节高升,当了军事历史局的局长,后来又荣升参谋部参谋长。
\n
直至现如今,他已经是参谋部的总参谋长了,距离军部最高的元帅之位,也就仅仅一步之遥。
\n
毫无疑问,他的成长过程,和霍亨索伦三世掌权的经历基本重合,
\n
据传,两人私底下的关系匪浅,甚至以好友自居。
\n
但其个人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n
他的用兵极为大胆,从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认为战术就是为战略服务的。
\n
战术上的节节胜利,并不能取代战略上的失败。
\n
相反,战略上只要成功了,就算接连的失败也无足轻重。
\n
而这施里芬计划,就是由他提出并制定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米勒也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能多提。
\n
唯一能明确的就一点,这位总参谋长不止一次公开演讲时说过同样一句话——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的做法,可以迅速打击敌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