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和长老与方丈同辈,且须有德高僧才能担任。
\n
当然,所谓“有德”二字太过缥缈,但至少佛法精深,长老需是五品境,首座更是不凡,要四品境界,跟方丈同境界了。
\n
兰若寺按着圆明净智,了觉玄常的辈分来排,如今方“智”字辈的少说也得百岁了。
\n
是故如今还活着的“智”字辈高僧,至少也得中品境界。也因着如此,兰若寺中“智”字辈的高僧并不算多,且大都是祖辈。
\n
不过兰若寺传承悠久,高僧辈出,于佛法一道钻研最深,佛门四品层出不穷。除了长老和首座这些高僧外,兰若寺还有大德镇守,听闻有一位“圆”字辈和一位“净”字辈的高僧,是为佛门三品境。
\n
这两位高僧差了辈分,但年纪相差不多,都是活了三四百年的大德,如今极少现于人前,也甚少显露法相神通,乃是说兰若寺无有危难,便不会出手。
\n
兰若寺能繁荣至此,也是有两位大德镇守的缘故。
\n
世间关于两位高僧大德的传闻甚多,但亲眼见过的却没几个,甚至于兰若寺本寺大部分的和尚都没见过。
\n
孟渊也是跟觉明大师问询才知道,现今两位大德高僧在无漏山的无影壁面壁静修。
\n
兰若寺方丈法号智观,是无漏山禅峰所出,如今在禅定院。
\n
诸人跟随兰若寺知客僧,一路往前,来到禅峰之上,便见一古朴简陋的院门,上有兰若寺三字。
\n
兰若寺最初就是起于此地,而后愈发盛大,囊括了无漏山远近之地,衍化出了三院之分。
\n
门前有菩提树,比之独孤亢院子里养的那一株盛大的多,已然攀满了整个院墙。
\n
只是如今正逢冬日,不见绿意,平添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