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君上这个称呼,不说刘淮是否有这个地位,在这个时代,也没有用‘君上’来称呼效忠对象之人了。
\n
怎么跟说书先生一样?真当是在唱大戏吗?李通的文化素养就这个水平?
\n
其次是,李通作为金国的宰执,理论上在金国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虽然以金国混乱的政体,女真国族鸟不鸟他两说,但其人地位高那也是不争的事实。
\n
这厮此时说要投奔刘淮,难道真的是在战场上被吓破胆了?
\n
饮下一盏茶汤,刘淮对李通笑道:“你这番身份,我却是不敢收留的,今日收留敌国丞相当幕僚,明日宋国的讨伐大军就会来山东厮杀了。”
\n
李通依旧跪倒在地,拱手说道:“君上此言差矣,君上既有安天下之志,那无论是否收留臣下,都必将与宋国势不两立!”
\n
刘淮盯着李通的眼睛说道:“就算是宋国与我最终翻脸,我又为何要提前引爆呢?须知,若是收留你,那么不臣之心就算是落到实处了。”
\n
李通深吸一口气,诚恳说道:“君上可能不知道宋国的虚实,但臣为金国宰执,却是知晓甚多,以宋国过往举措,没准此时就已经有腌臜手段在等着君上了,君上不得不防啊!”
\n
说到这里,李通苦涩笑道:“至于臣下,也只是个文士罢了,出了这个营帐,君上找个借口,就说臣下触怒了君上,下令打杀,随后扔到个河沟里。臣自然可以隐姓埋名,追随君上。如今的靖难大军中,难道君上还不能说一不二吗?”
\n
刘淮只觉得有些头疼,索性也将话说开:“我不想说什么废话。李相公,你的声名不好,所谓逢君之恶的小人罢了,我又如何敢用你呢?若是不能用你,即便这些恶政不是主谋,而是帮凶,此番也是难逃一死的。”
\n
李通语气愈发诚恳:“所谓,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