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放入切碎的酸菜,等水烧开再把鱼放进去。
为了省事,何春花将切成小段的黄鳝也放进去一起煮,最后放些盐调味,然后下入紫苏,野葱增香。
随着这锅酸辣鲜香的铁锅炖小鱼做好,霍知雨和周婶子也将几样野菜凉拌好了。
香椿焯水,然后切碎,放点盐和油调味儿就行。
这种独属于春天的美食不需要多复杂的烹饪,吃的就是一个鲜。
还有折耳根和荠菜,也是如此做法。
兔子肉不多,何春花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尝到味儿,所以就将卤好的兔子剁成小块,和切成滚刀块的土豆翻炒片刻,加入卤水一起炖。
趁着等土豆炖烂的功夫,何春花将做好的菜分装到各种盆里。
然后李满仓几个汉子就将这些分好的菜端上“桌”。
这里的桌子可不是四条腿的实木桌子,而是村里人用新鲜的松针或者干草铺就而成。
何春花记得,用松针铺地吃饭是云南那边的彝族的一种传统文化。
松树在彝族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所以每到过年或者婚宴,就会以松针铺地,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图一个幸福、平安、吉祥的好兆头。
虽然他们李家村用松针铺地单纯是因为没有桌椅,不过何春花觉得,有青翠的松针做底色,显得盆里的菜都格外好看了些。
又加上此时太阳西斜,绚丽的晚霞撒在地上,再配合着徐徐吹来的清风,更是给这顿饭增添了几分意境。
等最后一盆卤香兔炖土豆盛出来,她们今天的炊事也算圆满收工。
何春花重重吐出一口气,借着旁边桶里的清水净了手,便和霍知雨周婶子几个帮忙的妇人各自寻了位置坐下。
桌上的菜也已摆放好,虽说孩子们早都已经馋的直流口水,可是看着自家大人都没动筷,也只敢眼巴巴瞅着。
所以何春花坐到地上时,见着大家都没动,便咦了一声,“你们还等什么呢,吃饭呀?”
“里正,今儿你做东,多少得说几句,不然我们可不敢吃。”
坐在另一桌的李小松仰着脖子看着何春花,笑嘻嘻的说道。
何春花笑着摇摇头,“我这哪儿叫做东,鱼是你们捉的,菜是你们挖的,我不过是挥了几下锅铲而已。”
“里正这话太谦虚了,这么些肉和粮食都是你们带来的,咱们往年就算是过年也没吃这么好过,怎么就不叫做东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