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的盐石和针头线脑的回来,因此也换了不少铜板,再加上他们之前家里还剩了些,所以给村里人发工钱应当是够了。
这一次,不用何春花眼神示意,村里人自发的安静下来。
姜德发清了清嗓子,朗声喊道:“李长喜,做工两日,合计60文!”
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李长喜红着眼眶从人群中走出来,双手接过何春花递过来的铜板,弯着腰朝她行礼,“里正,多谢,多谢……”
何春花笑着摆摆手,“不谢,这本就是你应得的,快数数有没有少,离了这里我可就不认了”
“不用数,我自是信你的,就算少了我也认!”
被何春花这样一打趣,几年来头一回往家里搂钱的那种激动也冲散了许多。
李长喜将铜板放进怀里,又拍了拍胸脯,笑着望向何春花回话。
第一个领完,后边的人也陆续收了铜板,利利索索的放进怀里揣好。
20来户人家的工钱发完,连半个时辰都没用到。
村里人都是对她千恩万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何春花看着时间还早,又见着村里人各个都喜气洋洋,便趁机说起自己另外一个打算,
“眼下大家地里的活儿都忙的差不多了,那么我们便趁着这两天大家都有空闲,日头又好天气暖和,把清淤的事儿做了……”
这也是她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如今总算能说出来,何春花只觉得一身轻松。
而村里人确是面面相觑,他们往年都是碰到天干,地里的稻子又要灌溉,村里这才组织人去清理沟中的淤泥,如今这才二月,而且前些日子才下过雨,现在哪里就用得着做这活儿了?
李家村依山而建,村民的房屋大多靠着那条出村的黄泥路列成两排。
一排靠山,一排靠田。
一排排切割成方块的田中间,穿插着一条羊肠小道,道路旁边是一条一米多宽的小溪,小溪是由村外的河水引过来的分支,最后一直流向村尾的芦苇荡,最后汇入河里。
小溪的另一边也依次排列了几亩地,然后就是一小片荒草丛生的树林,树林的一边就是几乎贯穿整个宜安县的雎河了。
因着夏季时常河水上涨,所以靠树林的那排田地一直都是无主的荒地,谁都不傻,会把种子撒到那个随时可能被大水淹没,要颗粒无收的地里去。
李家村较好的水田都靠近这条小溪,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活水灌溉。
而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