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姜老莫要谦虚了,我可是听说了,您以前是在大酒楼做账房先生的,记一些村里的琐碎账务自然难不到您……”
何春花这两天教村里人起陇种苞米,也将每家每户都摸了个清楚。
作为一个管理者,熟悉手底下的人过往的经历和心性都是必要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姜德发做过账房的事她也从他儿子嘴里听说了。
提到往事,姜德发脸上有了些神采。
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事,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读过几年书的,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他又没学出个什么名堂出来,便不再去了。
不过也因着这识字的本事,去了酒楼做了账房先生的学徒,后面学成了,教他的师父也回家养老去了,他便把这活儿揽了过来。
那些年因为他这份工,他家的日子都比别家好过许多。
所以,此时何春花当面提了出来,他也不再推拒,“里正既然看得上我,那这活儿我便应下了。”
何春花笑着点点头,“这个忙我也不让你白帮,付你每个月两百文工钱,从公账上出。”
这话一出来,村里人立刻又沸腾了。
公账?如今村里一穷二白,哪里有什么公账?
不过已经有机灵的率先想了过来,李小松笑嘻嘻的问道,
“里正,可是要带我们挣钱了?”
何春花并没有否认,“现在没有,但不代表以后没有,大家先把地里的活儿做好,挣钱的事不急。”
听了这话,众人的讨论声更大了。
何春花也怕他们继续刨根问底,赶紧转移话题:
“如今,村里的账房先生已经有了,那干脆再选几个人帮我一起管理吧……”
她作为一个里正,虽说这些日子跟村里人相处都是有说有笑的。
但大多数人都因为她里正的身份对她敬着,可不是跟她说些什么知心话。
所以,她确实需要帮手,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帮手。
毕竟那些人跟村里人来往的更多,也能时常了解村里人的动向。
而且,她总不能把所有事都一个人揽着,这样不仅让自己受累,办事效率还低。
以前村里也会有几人成日里跟在里正后边,帮忙做些事情。
比如说有人要买地,得有人帮着丈量土地。
有些人喜欢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