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半儿,
你说要是多来几个把流民当土匪肆意滥杀的头领,这宜安县以后该如何休养生息?
这些流民也都是可怜人啊,他们也有妻儿老小……”
在没有机械的古代,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
特别是经历过人口锐减,那劳动力也会跟不上,庄稼没人种,各行各业都缺人手,百姓的日子就会更难过。
郑县令对这事儿格外在意倒也是情理之中。
“民妇虽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您的难处我能理解。
只是……有句话,民妇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直说便是,不必拘礼。”郑县令不在意的摆摆手。
何春花点头应下,“我们村子的河边儿有一处芦苇荡,
这两年村里荒了没人去那处,前年下山时,那里已经成了鸭子的天堂,
随随便便一捡都能捡上百个鸭蛋,可是打从去年村里陆续回来人,有人三天两头的去那里碰运气,现在别说鸭蛋了,连鸭子都少了很多……”
郑县令听得皱了眉头,暼她一眼,问道:“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在外边环境不安全的时候,鸭子都知道捂着屁股不生蛋,人就更没有心思去绵延子嗣了。
既然想要百姓休养生息,那就得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匪患不除,百姓睡觉都不敢闭眼睛,更何况出门了。
匪患不消,咱们宜安县就得继续宵禁,这经济如何繁荣?
宜安县想在偌大的俞州府崭露头角,那这宵禁就不能太久,这样经济才能繁荣,
外县的那些商人,看到我们此处并没有宵禁,也会跑来做生意,这样不是又增加了老百姓上工的职位?
老百姓口袋里的银钱多了,他们也就有闲钱去买东西,如此循环,何愁宜安县不繁荣昌盛!”
“你说的我何尝不知”郑县令长长叹了口气,“整个俞州府,剿匪已经不下于十次,可这些匪徒太过奸诈,时常见首不见尾,我们也是多次无功而返……”
“那正好,我已知晓宜安县境内土匪老巢的位置,就等着您去为民除害了。”
“噢?”郑县令眼睛陡然一亮,忙问她:“是何地方?”
“月亮山以东,路过一棵千年银杏,再往南走,穿过松树林……”何春花将李满仓告诉她的地址,完整的复述一遍。
而郑县令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