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值,能用一千文铜币兑换纸币一千元,转手就赚了两百多文,换得越多也就是赚得越多。
这下可把各地总政长为难坏了,从来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这么多银两铜币要怎么才能花出去。
李长州却是下了死命令,入夏之前一定要将这些钱全部花出去,去其他各国收购一切资源。
众人没法,多达万人的采买团从泽地出发去向各国,一时间各国的盐铁锦帛,棉麻马匹都被炒成天价。有盐矿的国家大赚一笔,缺盐的国家老百姓吃盐都成了奢望。
李长州还未回滨洲,只因那一统西北的系统任务还未完成,这泽地已经全部收入囊中,为何任务还未结束,询问系统,系统只说是还未达成任务要求。
王平带着几人前来找李长州,几人都是王平最近招揽的人才。这泽地出现了和滨洲当年的情况,严重的缺乏人才。
现在这地盘大了,可不像当年滨洲,可以靠着自己一个一个去忽悠,泽地除了宋子岳的洛邑,还有三十六个县,总得找个选拔人才的机制。
李长州将这个想法告诉王平,王平未做回答,当即就离开。不过两日,王平便带着两个黑眼圈又来找李长州。
“君上,我已有选拔人才的思路,请看我这篇《人才要论》。”
李长州看到这篆书就头疼,忙道:“王总政还是口述吧。”
王平口如悬河讲了整整一个下午,李长州用两个字就总结出来,正是“科举”。
心中叹道,这王平不愧为智力九十四的人才,这科举都能让他想出来。想当年隋文帝创立科举,可算是划时代的改革。
分科取士,可以专人专才,打破了阶级固化。不过也要注意不要搞成八股遗风,这个也要办学之事结合,统一文字,修撰教材,学习不同专业的人就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专人专才,这才是长久之道。
李长州刻意引导,王平思路也越发清晰,现在的大池国啥都缺,就是不缺钱。
一时间办学修路,帮各地解决了用钱难的问题。
此时在陈国,正式开启了袭扰作战。
胡辑逃回明翰军大营,将丢失蒲城之事尽告霍济,只是并未说是自己中计,只说是池国大军来袭,攻势凶猛,自己在兵士保护之下才死里逃生。
霍济闻是池国军队攻下了蒲城,也是大感意外。
前几日还接到情报,说池国君还在泽地与乌垣交战,怎么又闲暇来管陈国之事。
霍济问胡辑道:“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