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中开了一场菊花宴会。
只是这宴会跟一开始说的不太一样,除了官宦人家的女儿,还夹杂着京城富商人家的女儿。
因着官商地位的差距,两场菊花宴分隔开来。
柳婵主持着官家夫人与自家姑娘的宴,另一边,则是由昭贵妃和钱贤妃出面。
没错,招富商之女入学的建议,是钱贤妃寻来的。
于是萧临再次下了另一道圣旨。
商户出身的女儿,谁能在年终考核的时候拿到第一名,便给家中考虑皇商的位子。
对于商户来说,皇商,那就是顶了天的荣誉了。
谁也没有多加犹豫,直接将家中最优秀的女儿都送了来,若考不过的,钱也准备的足足的。
一时间,京城流言纷纷。
谁说女子不如男!
优秀的人选有了,钱财也拢起来了,栖梧馆也办起来了。
柳婵甚是满意。
这边,晋王妃为首,领着几个夫人开口,“皇后娘娘,此番应考……”
栖梧馆默写佛经的日子,也放在了今日。
姑娘们被安排进去默佛经的同时,诸位夫人们也进了宫,手里各自揣着从家中拿来的银票。
“时辰应当差不多了。”柳婵给旁边的珍珠吩咐,“去瞧瞧她们写完了吗?”
但凡有心的,都让默一默。
默写的地点放在了宫中,由宫人看着,她严令禁止过,谁若是敢徇私舞弊的话,直接打发去浣衣局。
想来也没人敢乱来。
至于学生有试图收买宫人的,无论默出多少,也一概不要。
这是胆大妄为,且心术不正的问题。
珍珠应了声离开。
众人在御花园中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着,可眼角的余光时不时瞥向刚才珍珠离开的方向。
柳婵坐在前面,淡淡地瞧着。
没多会儿珍珠就带了一摞瞧着就密密麻麻的纸张回来。
她恭敬上前,将纸递给了柳婵,扬声道,“娘娘。”
当时柳婵说的是整本书全默。
可真的全默起来,至少需要大半日的功夫,于是柳婵就节选了其中的两页,给了前面一段,又给了后面一段。
拿过来的“卷子”早已分别整理好了。
柳婵手中的是能写出来的一部分的。
而大部分人,要么写的牛头不对马嘴,要么直接空白一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