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实际使用了一下,功能还真的不错,这些设备都可以长期使用,其实有必要每个城市都做几套出来,循环利用。
图纸那天吃饭都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可以认真看看。”
常市长答应的很痛快:
“行,我们给你们费用。”
王胜文摆摆手:
“常市长客气了,这是两个城市之间的正常交流,根本不用花钱,我们免费提供。”
冯市长明白了,马上跟他一句:
“老常,我也觉得你们客气了,不就是几份图纸吗,我们还能承担得起,关键是两个城市之间的信任在这儿摆着呢。”
冯芳也明白了,原来王胜文说这一席话,都是为了她能在上海打开局面,小脸马上就红了: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
接下来的话就更直接了,常市长和蔡秀珍马上就讨论起在哪儿生产建筑机械的事情,王胜文及时把装载机的生产也加进去,于是几个人开始密谋在上海成立“上海市建筑工程机械厂”,潘小莲的上海市装载机厂,自然而然就可以建起来。
至于厂址选在哪儿,当然由常市长考虑,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由一个小项目,引入一个大项目,这才叫格局,而且这个项目还有煤炭工业部的支持。
有了设备,自然而然会触发上海市城市建设的积极性,那冯芳银行的贷款,也就可以成功了,这个问题,冯市长爷俩,看得很清楚。
所以冯市长欣赏的目光和冯芳的媚眼,自然而然都投了过来。
常市长一行人是在十一月三十号,带着吴颖和冯芳一起离开北京的,既然常市长的工作热情上来了,王胜文当然不能阻止。
不过蔡秀珍以去四川考察购买的盾构机的名义留了下来。
冯市长、蔡秀珍、王胜文密谋了半天,把上海市的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基本框架,研究得明明白白。
冯市长甚至还提出修从昌平到延庆的公路,被王胜文及时制止:这事儿得向宋市长汇报,咱俩说了不算,如今城市立交桥还没修完,至少,现阶段这事儿成功的几率不大。
……
回到厂里,王胜文安排了一圈轧钢厂和红星试验厂的日常工作,又吩咐办公室给自己秘密买了去吉林长春和陕西宝鸡的两种火车票。
又给君威那边打过去电话,让他们派诱饵过去。
最后才给一汽的郭厂长打过去电话,说了下自己要过去的消息,甚至还谈了很多细节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