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他们自己对不对脾气。
\n
杜牧对苏轼很客气,看起来并没有与苏轼深交的打算。
\n
苏轼也不失望,与年轻的杜牧聊了会《阿房宫赋》便觉尽了兴。
\n
杜牧告辞离开后没多久,又有客人登门了。
\n
第310章
\n
来人不是旁人, 正是苏轼惦记着的白居易……的好友元稹。
\n
白居易和元稹,那可是年纪轻轻就约好一起退休的好朋友。
\n
只不过中唐文人相约退休当邻居,大抵都是成不了的。
\n
譬如柳宗元给刘禹锡写诗说“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结果贬谪没几年, 柳宗元就病故在任地柳州了,到死都没有再见到刘禹锡。
\n
至于约好“岁晚青山路, 白首期同归”的白居易和元稹, 那也是年纪比白居易小许多岁的元稹早一步病逝。
\n
倒是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个乐天派晚年偶尔还能凑到了喝个小酒, 写诗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n
这说明什么?
\n
这说明他们快七十岁了都还能喝个一斗酒, 并且还说好秋天来了再约一回、不醉不归!
\n
虽说苏轼也曾辛辣点评过中唐几个著名诗人, 说他们“元轻白俗, 郊寒岛瘦”,但他本人很爱读白居易他们的诗文, 对元稹的到来他也是颇为期待的。
\n
霍善昨天已经替苏轼“行卷”过了,别看苏轼写的诗常被袁枚他们这些家伙吐槽, 实际上他也有一些佳作佳句, 要哲理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趣味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