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与重庆各大学的频繁往来中,我还结识了许多学生。看到那些为学费发愁的学生,我心里满是不忍。有的学生没钱交学费,我就从自己工资里拿出钱来帮他们;有的学生生活困难,我也会伸出援手。前前后后,我大概拿出了10万块钱帮助这些学生。对我来说,自己一个人生活,这些钱能帮到真正有需要的孩子,花得很值得。
在这里,我还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行业从业者,像北京城建在重庆的团队;还有各个协会的成员,商业圈、建筑圈、协会圈、党政圈以及外协圈的人士,都成了我社交网络中的一部分。这广泛的社交让我打开了眼界,也彻底改变了我的思想。曾经在一个单位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如今丰富多彩的经历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在和不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磨练。
凭借在文案和策划方面的出色能力,六七个策划公司都来找我合作。从小我就热爱文字,如今终于找到了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每一次撰写文案、策划活动,都是我对文字热爱的尽情释放,也让我在重庆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站稳了脚跟,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岗后的两年,我在重庆大学办了一个厂,担任销售部长,专门销售气表。凭借努力,我在新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没想到,之前辞退我的领导来到重庆,还联系我,让我带他去玩,还想去我单位看看。我虽满心不情愿,但出于礼貌还是接待了他。
到了单位,他当着其他领导的面表扬我,说我是好样的,在原来单位就是优秀的销售经理。吃饭的时候,他更是不停地叫我名字:“杨永革,永远的永,革命的革。你可是革新革命的代表啊,那时候厂里头两个子弟都不想下乡,你却主动要求下乡干革命,后来又去当兵,在厂里从武装部到保卫部,又到销售部,你总是冲在前面,真是个好样的,杨革命,多好啊!”听着他这番话,我心里五味杂陈,曾经的过往被他一一提起,可当初让我下岗的也是他们。
这时,同行的另一个领导提醒道:“不能叫人家名字了,人家现在是部长,应该叫杨部长。”我坐在一旁,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心里烦透了。就是这两个人让我下了岗,如今却在我面前大吃大喝,还拿我打趣,可我碍于情面,只能强颜欢笑,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只能默默咽下。但这些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
我见识了不少大型活动,像渝洽会、第一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