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寻找更多关于洞窟的线索,陈宇开始四处打听。他穿梭于重庆的大街小巷,每一步都充满了期待和执着。他询问着每一个可能知道相关信息的人,无论是街头的小贩,还是巷尾的老人。经过多日的奔波,他终于得知有一位名叫林鹤年的学者,对重庆的历史和地理有着深入的研究,或许能为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陈宇辗转找到了林鹤年的居所。那是一座位于半山腰的破旧小院,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显得格外幽静。小院的围墙有些斑驳,岁月的痕迹在上面清晰可见,门上的铜环也已生锈,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陈宇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了门。片刻之后,门缓缓打开,开门的正是林鹤年。林鹤年虽已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目光中透着睿智。他身着一袭灰色的长衫,那长衫虽然陈旧,却整洁干净,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显得儒雅而深沉。
陈宇向林鹤年表明了来意,林鹤年听后,沉默良久。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缓缓说道:“年轻人,那传说中的洞窟太过危险,我劝你不要轻易涉足。那里面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陷阱,不是你所能想象的。”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几分关切和担忧。
陈宇急切地说道:“林先生,我如今已走投无路,这是我唯一的机会。而且我对历史研究也有一定的基础,说不定能解开洞窟中的谜团。”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渴望,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
林鹤年看着陈宇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动容。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和勇气。林鹤年叹了口气说:“也罢,我就给你讲讲我所知道的。多年前,我曾在古籍中偶然发现了关于那洞窟的只言片语,上面记载着洞窟的大致方位在歌乐山深处。但具体位置,还需你自己去探寻。”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期待。
陈宇谢过林鹤年,心中充满了感激。他回到自己简陋的住处,开始准备前往歌乐山的行装。他收拾了一些简单的工具,如指南针、火把、绳索等,又准备了一些干粮和水。那小小的行囊,承载着他所有的希望和梦想。
出发的那天清晨,阳光透过浓雾,洒下微弱的光芒。陈宇背着行囊,踏上了前往歌乐山的征程。歌乐山雾气弥漫,山林茂密,山路崎岖难行。陈宇在山林中艰难前行,脚下的落叶和枯枝发出“嘎吱”的声响,仿佛在为他的旅程奏响一曲独特的乐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