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成功,守护者们开始探索它的实际应用。第一个实验场地就选在了果园,那里的生命网络天然具备与量子场共振的能力。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Q博士说着,取出一个装有受损植物细胞的培养皿,"这些细胞因为污染而退化,让我们试试用量子基因技术修复它们。"
叶樱再次进入量子连接状态。这次的体验与之前不同,她不仅能感知到细胞的量子信息,还能直接影响它们的基因活动。
"感觉就像是在编织一张生命的网,"她轻声说,"每个基因都像是一个节点,而量子场就是连接它们的丝线。"
通过叶樱的引导,受损的植物细胞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它们不仅恢复了活力,还展现出了一种新的特性——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太不可思议了,"源人女王观察着数据,"这些细胞不仅被修复,还获得了某种'智能'。它们能够根据环境自主调整自己的基因表达。"
李青山若有所思:"这让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说的'应物而变'。现在看来,古人对生命的理解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那些经过量子基因重组的细胞开始影响周围的普通细胞,仿佛在传递某种进化的信息。
"它们在教导其他细胞!"叶樱惊呼道,"就像是一种生命层面的'知识传播'。"
Q博士立即开始记录这个现象:"这或许就是自然界中物种快速适应环境的秘密。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量子层面的信息共享机制。"
这个发现让守护者们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这项技术,也许可以帮助整个生态系统提升适应能力,应对环境危机。
然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时,他们发现有些生物对量子基因重组产生了排斥反应。
"这很正常,"叶城分析道,"就像免疫系统会排斥外来物质一样。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自然的方式。"
叶樱突然想到了什么:"也许我们应该效仿果园的方式。不是强制改变,而是创造有利的条件,让生命自主进化。"
这个建议得到了普遍认可。守护者们开始调整实验方案,将重点放在构建有利于量子进化的环境,而不是直接干预基因重组过程。
"就像园丁培育花朵,"源人女王说,"我们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