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是礼物?这些都是用来考察的。”赵海生说着拿起一台随身听,放入一盘磁带听了起来,听一会儿又换一台。
听了一会儿以后,赵海生又拿起一台,拿出工具箱,取出螺丝刀开始拆解。王朗在边上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赵海生还有这个爱好。不过他这个人也比较懂事,马上在边上开始打起了下手。
这随身听卖得挺贵,进口的卖到3000多块钱!简直是抢钱啊,和一台电视机价格差不多了。
不到半小时,赵海生就把一台随身听拆解了下来,分类摆放在书桌上。
“看,这个东西也不复杂嘛。”赵海生说道。
拆解以后,关于随身听的一些知识和脑海里天启来的知识相互印证,赵海生对录音机也更了解了。
“这玩意做起来并不复杂。这里最复杂的也就是微型电机和磁头了。”赵海生拿起一个小电机对王朗说道。
拿出一个本子,把录音机里各个小部件分类列表,然后又拿起螺丝刀,重新开始组装。王朗在边上有点怀疑,但还是配合着帮忙。
不到半小时,赵海生竟然把随身听又组装了起来。王朗拿出一盘磁带放进去,按上播放键,竟然还能播放。
“海生哥,你行啊,没想到动手能力这么强!”
“这算什么。都是小意思。”
这么一番折腾,也算是小有成就。又连忙去练琴,完成每天都必须的音乐练习。
到了下午,刘萍过来给他一些资料。
“你要是想具体了解,可以去朝阳电子工业城看看。”刘萍显然已经查看了不少资料。
“朝阳区有电子工业城?”赵海生对这个还真是一无所知。
“就是酒仙桥那边那片工厂,分为有线电厂和无线电子厂,具体厂名字都是数字化,你看了就知道了。不过录音机技术难度低,技术上估计没什么看的。”刘萍给赵海生介绍。
“现在录音机基本上已经饱和了,因为没用多少技术难度,各省市都有各自的录音机厂,只有电机和磁头稍微有点技术难度,宣传说是进口的更好,但国产的产量很大。”
刘萍以为赵海生要做录音机工厂,连忙把了解来的情况说了出来。
“只做录音机肯定是不行啊,而且南方的小工厂更多,这次去魔都就了解了。在南京路上一个大商场了,录音机品牌至少有十几个,我还都没听过名字。做工厂还需要管理,咱们肯定不行。”
赵海生得到录音机资料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