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饲养员争取额外的训练时间。
\n
要是没人帮忙分摊养殖队的本职工作,就是累死赵卫红,他也不可能把养殖队带的那么厉害!
\n
正常情况下,少部分炊事员和绝大多数饲养员,乃至于负责营区卫生的垃圾搬运队,都是在营区里默默无闻的做着贡献。
\n
不需要训练,更不需要考核。
\n
但要是没了他们,整个营区当场就得停摆!
\n
要是只以考核成绩论短长,对于这部分默默做贡献的同志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
\n
对于这一点,赵卫红在这半年的调研之中,深有体会。
\n
论体能,论素质,甚至是作风。
\n
很多驻扎在艰苦偏远单位的战士,是比不过那些主力团,王牌团的战士的。
\n
但如果只论和平时期做出的贡献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前者要远远大于后者。
\n
赵卫红也是一样。
\n
意识到了这一点后,赵卫红的带兵理念也从原本的“唯素质论”,逐步的向“综合考量”所转变。
\n
不是只有考核成绩优异的兵,才是好兵。
\n
而作为部队里的领导者,赵卫红的目标应该是带出一群好兵,而非是一群只有体能嗷嗷叫的兵。
\n
但这并不意味着苦练军事本领的普通军人,在赵卫红这里就不受重视了。
\n
别忘了,军人首先,应该是保家卫国的战士,然后才是其他的身份。
\n
而红二连一排的每一个人,都是要保家卫国的“战斗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