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的是更加着名也更加耸动的秦赵“长平之战”,很多人都记得赵军数十万降兵被武安君白起坑杀活埋,赵国死亡的将士总计超过四十万以上!名副其实的形同灭国断根……
但几乎无人记得或提及的,是秦国也有二十万以上的士兵战死……
所以……在这种量级的层面面前……无数人能看到的想到的想说的……或许都并不存在什么意义……
毕竟奋六世之余烈(六代秦国君王累积的功业),和建有万古不世之功的武安君白起因杀业太重而大受后人诟病贬斥形同遗臭万年的这些巨大基石,也只不过换来了始皇帝一统天下却“梭哈只爽十四年”的短命王朝……
或许能道尽一切的,也就只有那句……
亡,百姓苦,兴,百姓苦……
薛骥没有感察到河东崤函这一大片区域之外更远地方的英灵意感,虽然在夏北平原、江淮荆襄、关中一带的邻近广袤大地上,还有很多的“大战埋骨之地”,但薛骥确实只感受到了河东、崤函地区的这些战场英灵们汇聚在函谷关的“召唤”之下……
他也没时间去弄清其中的真相或再次大海捞针般的寻找线索,因为他在英灵魂力的汇聚过程中很明显的感受到,就在西边不到一百公里,崤函古道西端也就是“潼关”以西的关中东部地区,那座巍巍的“太华山”,正在往“秦函谷关”的方位散发出一种有些低隐的感召!
所以薛骥在做完充分但也“适度”的祭拜仪式之后,就连夜往太华山而去。
事实上,去年七月在第一轮访古行程的末期,薛骥一家人在关中地区都仔细探访过,只是享有“西岳”盛名的太华山确实毫无古力迹象显现。
薛骥今晚感测到的太华山古力或祖力,也确实不算匹配西岳太华的分量地位,他也没在这里遇到还意识尚存的任何老祖,他只能根据一些祖力传达、显露出来的迹象规律推测,太华山的祖力肯定已经被某个或某些“有缘人”取走了不少……
他甚至也不能排除就是这两天“第二轮古力复苏”的短暂时限之内,有人就比他都更及时的取得或再次取得了太华山的祖力。
毕竟他的移动能力再强,全国范围内的访古过程也需要相关的时间,任何人都没理由贪求强求得到全部。
与太华山失之交臂的一些缘分,也只能平常心以待。
不过“太华老祖”余下的力量,也累积到了不久前在大巫峡开启的“巨力本质”方面,薛骥也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一种累积进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