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
十岁的晏几道入门的时候,云霓五年外门期满 ,准备出宗行走历练。
通过五年的学习和考核,即将进入内门的弟子会经历一次外出历练,为期两年,可以选择和同门组队,也可以独自出行,去哪里,做什么并不局限,自由度很高。
唯一的一个要求,在此期间,若非遭遇生死大劫,不可随意显露自己的身份,只能以散修的身份在外行走。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这批刚踏上修行路的少年人,离开宗门和家门的庇护,第一次独自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修行之路从来不是白玉登阶的坦途,争夺与厮杀才是主旋律,同时也包含修士对于“道”和“自我”的追逐,宗门可以给他们踏足修仙世界的平台和资格,但其中的艰险与感悟,需要他们自己去明悟。
如何去判断,去实践,去面对杀与被杀,如何去追寻自我,找寻属于自己的路,无论是想要有我无敌,于万万人杰中杀出一条血路,纵横天下一世称尊;
还是想要神灵清净,超脱出去,不染尘埃,逍遥世外;
又或是于人世间中体会众生百态,求红尘升仙,再或是心有大宏愿,要济天下以达万世——
大道万千,求道第一步,先问道心,明了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未来又要走上什么样的路。
这些,都需要那些年少的弟子,在两年的历练中去找寻。
十五岁的云霓离开瑶台宗的时候,晏几道站在新一批入门的弟子中,用羡慕的眼神,目送他们离开。
离开瑶台宗后,云霓开始她为期两年的游历,在第二年,她去了崇安国,在那里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崇安国是瑶台宗的附属小国之一,有一位出自瑶台宗的师姐,姓谢,在那里担任宗门监察使,后来的故事,就是从她口中讲出来的。
崇安国这片地方,一直以来都不太好,面海背山,海不是好海,顶在回浪口,带不来好的渔获收成,反而遭受水患最重的地方,山也不是好山,重重叠叠仿佛没有尽头,灵气稀缺,常有猛兽出没。
就这么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资源匮乏,于是民风彪悍,争斗杀伐之风盛行,无论民间还是仙门,这股风气都很重,仙门之间互相攻伐,临海又多散修,势力混杂,民间又常有百姓揭竿造反,皇帝换得比饭碗都勤。
谢师姐在那里做了七年的监察使,最大的心愿就是宗门那边派新人过来,换她离开这个天天杀得血肉横飞,穷得叮当乱响,贫瘠的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