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六年,二月初一,洛阳。
刘协在杨彪、荀攸的陪同下见到了孙坚派来的使者虞翻。
虞翻是日南太守虞歆之子,年少好学,志向远大。后来他被会稽太守王朗征辟,担任功曹。孙坚攻打王朗的时候,虞翻则苦劝王朗,避其锋芒,但是王朗不听。后来王朗兵败,也是虞翻护着王朗杀出重围。
是的,虞翻护着王朗杀出重围。这人不光饱读诗书,能言善辩,更是用的一手好长矛。不光如此,这个人还极为擅长步行,自称可以日行二百里。孙坚在平定山越的时候,吃过败仗,与大军走散。
也是虞翻步行,手持长矛,护着骑马的孙坚一路杀了出来。
虞翻对经学造诣颇深,尤其精通《易》学,着有《易注》《周易日月变例》《京氏易律历注》《周易集林律历》等易学着作,其易学研究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他还为《老子》《论语》《国语》等书籍作注。
怎么说呢,虞翻就是典型的大汉文人,既能跟你讲道理,也能让你心平气和的跟他讲道理。
再加上他胆气极壮,面对刘协等人也是淡定自若的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听完虞翻的话,刘协有些坐不住了,他等着这一天等好久了。有些兴奋的问道:“吴侯真的要攻打魏国公了?”
虞翻见刘协这个反应,开口说道:“自然!魏国公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把持地方,倒行逆施。吴侯对此夜不能寐,恨不得枭首曹贼,传首洛阳。”
刘协对此非常感兴趣,他早就受够了如今的局面。今天不能跟汉王交恶,明天不能跟魏国公交恶。说到底,他才是大汉天子,为什么要受到外臣掣肘?
杨彪对虞翻的话,那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直接开口问道:“吴侯跟魏国公都是国之重臣,互相攻伐将朝廷置于何地?将陛下置于何地?”
虞翻对杨彪的突然发作压根就不在意,都建安六年了,谁还真拿朝廷当回事啊?
“太尉何出此言?吴侯向来谨遵朝廷政令,魏国公可未必。”他这话就是点明了,曹操就是玩割据,但是孙坚不会,孙坚现在跟朝廷还是一条心的。
荀攸对虞翻和杨彪的交流不感兴趣,言语上的交锋占了上风没有屁用。同时他对杨彪也多有不满,这老头心里面家国天下,家永远放在国前面。不然的话,朝廷这边的情况要比现在至少好上三成。
刘协这个时候也看向了荀攸。这么长时间下来,刘协也明白了,遇到这种大事儿,听荀攸的准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