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缘故,多是为那些路远病重的患者留作临时居住的寓所,全没有现代意义的病房一说,单纯是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方便。在人们因为脚程遥远遇到劳累跟饥饿不得不向过路人家祈求一食一宿的帮助,在得到好客人家热情款待的同时,还会送上几句,人生路远,谁还不会遇到马高镫短的时候,出门在外谁还带着锅灶,好赖饭管你吃饱,只要不嫌弃就好民风淳朴的年代里。利民堂从未想到过从病人或者客人身上收费赚钱的打算。有的患者在康复后离开后还心存忆念。除了恰到好处的药物还有亲如家人周到的照料,再加上这里冬暖夏凉的气候,都是对患者病情康复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利民堂好善乐施的名声也随着医德医道由此越传越远。
利民堂二楼东侧是由两个房间连在一起的除了一楼厅堂最大的屋子,如今挂在益民堂迎门正厅的那副《山人灵草图》,那时是挂在那个房间北墙中央唯一的装饰。尽管几经翻新重建,总体布局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利民堂历代东家之所以把办公起居的房间选定在那里,不完全因为采光通风是最好的缘故,主要因为是东侧的最高处。在人们处处拿迷信说话的年代,这种布局实则跟儒家礼仪提倡的尊卑长幼宾主座次是一脉相承的。原本是礼学的范畴,总被人拉进风水的意念使其成为正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房间除了延用近百年的紫红檀木八仙桌跟太师椅,再就是一样古旧的木制书橱。非但李明义从小由此受教记忆深刻,每一个利民堂的李家后代都在此受到掌家人的严训管教长大。这里成了李家对犯了错误的子孙后代不孝惩戒的课堂。不乏李家那些不太懂事的子孙对此多有几分恐惧的胆怯。尽管利民堂的祖训要宽待每一个伙计,却毫不妨碍伙计们对此多加几分谨慎的心里,生恐惊扰里面老东家的静心思考。利民堂的每一位掌家人不仅受到祖辈高超医术的真传,还要熟读各种中医经典。因此不能不提到李明义的父亲,利民堂传到他这一辈,或者说利民堂的胆子压在他的身上正赶上历史变革的时代,如果说以前谁接过利民堂掌家的权力,还能附加荣耀的光环。到了李明义父亲这一辈只有难以负重的担子,弄不好利民堂随时会出现彻底消亡,谁都知道并非完全经营不善所导致。倒是他非同寻常的经营策略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使几经摇摇欲塌还是完好的传承下去,要不就不会有今天的益民堂。人们眼里看到的只是虚幻的荣光,却不深知撑起荣光的背后付出的智慧跟努力。利民堂像大海飘摇的小舟又几曾经历风浪暗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