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像他那样对海连湾怀有更深的理解。至于他为什么那样深刻毫不避讳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全盘说出来,倒成了他一时深思不解的疑问。唯一说得通的,他的思想意识代表的是他的父亲——李明义,他也像父亲一样深深的爱着海连湾。
自从倭寇入侵海连湾,海连湾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即使过年跟平常日子同样没有多大差别,值得庆幸的是自己还活着,至于明年还能不能活着谁也说不准。接着便为身边一个又一个亲人的惨死而愤怒,唯一能做的只有在神灵面前祈愿啥时候把鬼子赶出海连湾,让海连湾人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在侵略者的眼里天下是没有啥规则可讲的,如果说规则永远都是弱肉强食的规则,永远都是强者的天下。侵略之所以毫无妨碍地闯进海连湾,是有备而来的,或者说早把一切都看透了。老百姓不管怎么闹腾也起不了根本性的作用,关键是那些有些势力的,以及能够左右人们势力的完全不把心思用在怎样抵抗侵略,而是想着怎样对自己,对自己的家人更有利。许多人一旦有了权力有了资产想法就没那么简单了,反倒看着那些拿着生命硬拼到底的人感到可笑。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会发生任人宰割无力抵抗的现象发生,难道海连湾人真的怕死吗?谁都知道在以后的解放战争有多少人在战场上牺牲。
物资匮乏的孤岛,侵略者时刻在谋划着怎样占有别人的财富,在侵略者的眼里,无限膨胀的野心到处都是他们驰马扬鞭的猎场,一切都是他们随心所欲的猎物。被侵略的人们不是从以怎样抵制的心里来对抗侵略者,而是想怎样讨好侵略者来保住自己的财富!怎样以舍弃少量的财富来保住大量的财富!怎样以舍弃小面积的土地来保住大面积的土地!怎样以舍弃别人的生命来保住自己的生命!好像依靠无数人民努力创造出来的财富都是某些私人的财产!至于创造财富的人民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倒是无关紧要的!这些难道不是晚清政府统治阶级失去人民拥护的根基而灭亡的诱因?晚清灭亡,人民的灾难非但没有结束而且越加的残酷。这一切给侵略者带来有机可乘从海连湾登陆的时机。
侵略者早就觊觎着跟广阔陆地紧紧相接的海连湾,那是鱼米之乡,绝不缺少食物,除了渔民在大海捕捞鱼虾,周边几百公里绵延不断黑土地出产的水稻、小麦、苞米、大豆是出了名的丰富。即使这样人们依然遭受前所未有的饥饿,鬼子把所有的粮食都抢劫了过去,一来供应他们在海连湾的人吃马喂,更是把大量的粮食当做重要的军事物资运回了岛国以及其他侵略的战场。人们不管多么努力的揍収庄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