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断章取义的谈话有些找不到思路,当他完全理解老人是在说他祖上为什么流落到南洋的简短经过时,开始对老人语言表述能力的误解感到悔愧自责跟得到的教益永远不能使他忘记。老人不知期待了多久才遇到一个大陆来的游客能坐下来倾听他满腔挚诚的乡愁,又不知陌生游客有没有那份耐心坐下来细听他的唠叨,因此尽量说的简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在一千多年,宋朝朱敦儒面对着金兵入侵宋都洛阳,他跟着被迫逃难的人们离开家乡,在逃荒的路上仰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写下‘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谁知几百年后我的祖上也跟他一样走上逃荒的路。君王治域下的人们,一方面遭受官府野蛮、强横、霸道的压榨,再有列强侵犯、杀戮简直没人的活路。各种各样的灾难不断地降临到人们头上。想想那时候人活着得有多难啊!看到早晨的初升太阳,能不能见到落日的晚霞由幸运来说的算。实在没办法,人们只有逃离家乡到外面去讨生活,离开家乡的时候,不停地回望着家乡的山木,心里是说,‘今天是没办法才离开家乡的,等到明天天下太平的时候,是一定会回来的。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肯轻易离开祖代根深的故乡。没有一个人在离开家乡的时候不流下泪水的,那时候人们在想今天离开家乡是为了活命,等以后有了机会一定回来拯救家乡。尽管当时信誓旦旦地说以后一定要回来的,谁知以后竟成了永远,有的前辈在离世的时候,眼睛死死地盯着家乡的方向,嘴里轻轻叨念着家乡的名字,不甘心的闭上了眼睛,人回不到家乡,就让魂归故里吧!
吴爱民尽管不知道老人祖上离开家乡的原因,但是他知道不管离开了几代,离开家乡的游子无不时刻在思恋着家乡,就像家乡在思恋着他们一样。
老人又接着说,
“如果不是天灾人祸不停地威逼,人人老守田园过幸福的生活,谁愿意遭受‘矰缴相逼,哀鸣戚戚’非人般逃荒的日子。谁又能知道离开家乡的命运又将怎样?”老人说完,深深叹了一口气接着说了下去,“前辈离开家乡的时候,也想到像大雁南迁一样到时候会回去的。谁知道时局不像四季变化那样快,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了,接连去世的前辈只好给后代留下遗言“等时局太平的时候一定回到华夏大地祭拜祖宗。”远渡重洋的华人期盼着天下太平的信念就像压在身体里的顽疾希望早日得到根除。
“旧的王朝还没有赶下台,列强见到软骨头好啃,跟着风的跑到中国抢占地盘。中国那个靠着老子打下江山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