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像小学生第一次考试得了满分,希望听到的都是鼓励、表扬的话语。赏功罚过是清明社会的公平良序,也是激励人心上进的机制。
如果人们听到唐沪仁的谈话内容,想听表扬的心里未免会失望的。这样场合,领导总是对以前干劲给予充分的肯定,接着给予以后再接再厉努力的鼓励。介于人们热切的心里把唐沪仁对傅铭宇当时的谈话内容做出部分摘记(工人的心里只从个人角度来看事,任何一个掌控大局的领导在跟自己的下属谈话的时候,那些缺少责任感没有实际意义的话题都是搪塞的废话)。
“……我知道你们在这里干工程很不容易,一定遇到很多难处。没办法,现实的确是很残酷的。哪成想曾经多么红火的煤电建设行业竟遇到路子越走越窄,处境艰难一方面是来自同行业竞争的挤压,另一方面核电、风电、光伏行业的兴起使用电紧张的局面得到大大缓解,尽管新能源的转换利用除了成本太高还受到地理位置等其他严重的局限,仅环保一项就足够引起未来的重视。再有,在长期的工作中,人们早已把所有的经验、技能编成教科书传授给一代又一代,对于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来说,只要稍稍用心便不难掌握任何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别人能做到的事儿,自己没啥不能做到的。人人通过努力不难学通的技能,竞争起来自然没有多大门槛。从业人员过剩也是导致行业难以维持的根本……。”
如果那时傅铭宇心里并不认同他的说法,甚至认为凭着北星公司的实力即使国内工程一时衔接不上,那些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国家早就觊觎中国的技术能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友好的共进。眼前北星公司正在跟几个国外大工程洽谈煤电建设投标的事宜。几年以后,当他再度想起唐沪仁那时说的话,心里不能不认为,只有站在科学的高峰,才能洞穿更远经济脉络的走向。
“……从一号机组眼前运转来看,垃圾处理效果还是蛮好的,因此,你们在这里的工程经验是宝贵的,这样的工程对国家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亲身经历才真正知道到底能不能实现人们心里预想的结果,才能知道哪里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单纯煤电工程已经受到发展的阻碍。不管再怎样的减排,烧煤是不可能不冒烟的,冒烟就不可能做到像没冒烟一样。对于北星来说也许是大大的好事,对于人口众多的大国不知得有多少这样的工程来消化每天产生的垃圾,跟散堆乱扔垃圾带来的危害比起来煤炭燃烧的环境污染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