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侯景残酷,破栅平城,当净杀之,焚掠为事,斩刈人如草芥,百姓虽死,终不附之。”中国人对反对派骨子里不屈的血性古来如此。
老师傅从不给工人讲任何道理,任何道理人人心里自知。任何附加个人感情的言辞,都是对伟大革命牺牲精神的亵渎。
那时大型起重机械尚不发达。即使安装一个不显眼的构件有时七拐八拐不知需要反几次卷扬,处处潜伏着安全隐患,处处跟钢铁打交道,不是战场,稍有不慎流血是小,发生重大事故带来的损失不可想象。很多结构部件需要北星自行设计制作,现实工作不是工人肯卖力气,肯流汗,处处节约材料就能干出好工程。需要好的技工,焊工技艺保证合格,起重工保证物件安全精准吊装就位,管工一丝不苟,铆工严丝合缝,所有的困难考验的不仅仅北星,而是中国工人的担当。精神是灯塔,照耀着迷茫的海洋!精神是舵手,把握着远行的目标!一切的困难、努力跟革命事业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老师傅身先士卒,众人一心,同劳同酬,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畅和言笑,无不充满干劲。工人们对待工作积极向上的热情,对待生活满是希望的热爱超过任何时候。不计报酬一份盒饭每天晚上加班到九点,甚至更晚。一天,二天,十几天过去了,有人偶尔家里有事回去几天,再回来简直不相信眼前的变化。工人们的家庭生活都很贫困,不是人们不在乎加班加点得到柴米油盐微薄的报酬,而是相信努力是不会白付出的,为了北星公司的明天,为了国家电力事业的明天。为了远乡夜晚一片灯光的亮起,为了城市工业工厂机械的轰鸣,甘心的付出,默默地奉献,相信北星公司不会亏待不分昼夜辛苦付出的人!相信伟大的国家不会忘记为了电力事业付出辛苦的人!几十天……一百天过去了。在鞭炮、掌声、热泪中庆祝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实现了。
那时,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是多么诚信,有了精神食粮,没有干不成的事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堡垒。今天再回头看那时的人们,似乎真是太傻了,劳动不计报酬,生存不论环境,职位不比高低,一切干就完了。
那时,傅铭宇自认为自己具备一个共产党员的资格,最起码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忠诚的心理。把入党申请书郑重的交到党组织。老师傅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在党旗的誓言下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
二十几年以后的今天,当年的老师傅早已离开了工作岗位,老师傅的接力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