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就再也没有一点能够好起来的希望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似乎从远古时代传递下一个声音,“别管活成什么样子,只要能活着,不就挺好吗?”这里的人们自然也就成了秉承这条祖训的忠实信徒,任凭年年四季的轮回,一代又一代的自然更替。死去的没有下多少遗憾,活着的同样也没抱着多大的希望。
无论外面经济的发展有多么快,那里永远像顽疾一样在牢牢地拖着发展的后腿,难以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不是说那里的人们不够勤劳,相反那里人们最优胜的天资就是勤劳,及时的把握着农时,庄稼地打理得没有一棵杂草,有时到了春种夏长的时候,老天不会及时的降下雨来,连杂草都失去了生长的活力,更别说指望地里能生出发家致富的财路。
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毫无进取而让你平静的生存下去,犹如大海里漂浮的小船,不能说小船只本身一动不动就是安全的,大海的风浪岂能容得小船安安静静地停在那里悠闲自在,一个巨大的风浪掀过来不知把小船带到怎样的劫难中去。
山洼里心底纯真的人们,为几年不遇的丰收而感到喜悦时,世界早就像掀起狂澜的巨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仅凭几亩薄田除了能维持吃饱穿暖的基本生存,难以踏上富裕的台阶。一个地区能够富裕起来的当属工业,工业的代表绝不仅仅是挺几个大烟囱,弄得满世界乌烟瘴气。几十年发展下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这样的工业带不来多大的好处。想尽办法把单一农业种植发展到乡村旅游业,这样转变堪称是再有利不过的发展。努力打造山清水美的环境,坐在家里等着别人把腰包里的钱塞进自己的腰包。不过,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世上绝没有人愿意把钱花到即不给自己带来任何快乐,甚至劳心费力又惹来无尽烦恼的事上去。发展工业的最大好处是,使当地人能就近找到活干,赚到工钱能及时的贴补家用。如果工业发展的好,工人工资再挣得多些,那就另当别论了,不但使本地的人赚到钱富裕了起来,还能把外地的人也吸引了过来,其他的行业也跟着得到衍生。
可这里偏偏物资困乏,没有发展工业的基础。即使有人突发奇想,办个用黄土制砖的砖厂,一准是个好路子,人工便宜,黄土遍地都是,技术跟种庄稼一样没啥难的。准备经营好了再扩大规模,却没想到事实的残酷把完美的计划击落得再无翻身的机会,赔光了自己多年积攒的辛苦钱不算,还背上了一辈子也无法还清的债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