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百人有百态,但不外乎善恶两种,善者境界终归厚道大气,恶者心底总是狭隘计较,善者不藏私心,恶者唯利是图。世俗论断长,善恶难澄清;褒贬有谬误,何来太较真;忧心国民事,不枉称善人。
应该相信的是,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人格魅力和独立品格的闪光点。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说不完的故事,只是耐于思维逻辑不够连贯,言辞表达也欠火候,不能完全得讲出来。不过绝不妨碍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的兴趣。使人直接联想到以前文化尚不发达的乡村,一到评书联播时间,连地里的农活都顾不得,三五成群的老汉围着一个电匣子,冒烟咕咚地抽着旱烟静静地听着评书。评书联播曾经以怎样火热的形式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不能否认,到啥时候文化才是促进积极进步的根本。
无论在哪里总有一个生活的圈子,人人都在演绎着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故事。人人想听故事的心理没有变,人人都想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人人都一股对健康灵魂追求的精神,不愿意把丑化的一面让世人知道。哪怕有一点点惊奇的巧合,竟会有人直接跳起来,“事实没有你说的那般精彩,也没有你说的那般真实。”稍微带点夸张的言辞总会招来蛮横的非议。遇到这些时候,像听评书联播一样,总有人怕妨碍没有讲完的故事被无理的铰断,站出来说话,“说的又不是你,何必往自己脸上擦粉。故事终归是故事,既然连你都认为不够不真实,又何必再计较,哪个故事不是虚构的。何必使自己做得没有一点素质涵养和文化底蕴的担当。只要情理是真实的,故事就不失耐人寻味的思考。就像一片广袤的森林,即使生长着相同的树种,也绝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棵树,一个位置只生长着一棵树,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死揪着故事真实不真实之说。”
不同地域生长着不同的生物,人不过是众多生物里的一种。跟其他生物比起来,人最大的优势除了有超强的适应力,再就是不停地思考发挥大脑的机器,为自己创造生存的环境。这里仅是生活里的一个片段剪影,实则并无太多动人之处可供羡慕玩赏。繁华闹市不过是富人大佬摆阔的场面,物本归真为柴米油盐而劳碌才是生存本源。区区小小一工程又岂能堪论苍苍艰辛之壮举。虽说离开了贫瘠家园到富庶地方照样在生活,再富庶地方跟打工人都没有一点关系,平淡的心永远抵挡不住乡愁的心结。
谁都知道中国大西北很多地方都还很贫瘠,贫瘠的根本不是人为造成的,是气候和地貌由来的使然。有限的降雨量难以使草木把广袤的黄土地严实的遮盖起来。那里远离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