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九章12月31日
这是一年里最后的一天,没什么可稀奇的,每一年都会有这一天。
“傅经理,咱们几点开始起吊?”早晨刚一上班刘新生来到傅铭宇的办公桌前向他请示二号机组锅炉汽包起吊的时间。
“八点,就按新加坡规定的标准上班时间。”实际DD公司每天七点半就开始算是上班时间,有十五分钟的班前会,再有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正式开始干活差不多也是在八点。
“咱们用准备准备吗?”刘新生在说话的时候把今天参加吊装汽包人员的名单递给了傅铭宇。
“有什么可准备的?”
“我是说像这样的大件在国内起吊前总是要搞个什么仪式,都有领导参加,摆上几张桌子,桌子上摆上几瓶水,有时候还要讲上几句话,吊装到位后鸣放鞭炮礼花啥的,新加坡不准许鸣放鞭炮,可以用纸炮代替。”
“这事昨天郝经理(生产经理郝永恒)也问过我,我看还是算了。日方监理对这是根本不重视,就像咱们开工那天,人家根本没有一个人来参加,什么时候干?怎么干?他们从来不干涉,他们唯一关注的就是工程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吊汽包这样的大件跟吊一根管子没有任何的区别,只要不出任何的安全和质量问题,结果都是一样,他们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很多的时候,咱们中国的企业的确应该好好地跟人家学学,咱们的企业往往在大件安装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考虑缜密,不会出现一点的差错,往往在小件安装上忽略了。要知道尽管大事都做得完美无缺,特别是像电站这样繁杂的工程,小事出事一样会惹出大麻烦来。企业发展的过程就像人的生存过程一样要不断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傅铭宇说完,刘新生朝办公室的门外走了出去,在他还没有走到门口的时候,傅铭宇又把他叫住了,“新生,你去通知所有的工人,除了参与汽包起吊的人,其他的人都把手里的活放下,在临时休息的集装箱里休息,待命,今天决不能出现任何一点的差池,如果有什么特殊的情况,随时可以把人调过去。”
刘新生领命出去了。
这个大家伙可该得吊装到位了,一天不起吊上去就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如果不是因为架子工搭架子,也许汽包的联络管都开干了,所有的架子活都是另一家公司承包了,按理说在国内从来没有像这样这样分包的,承包的工程款里还要拿出一部分给架子工。这些事尽管跟他一个主管技术的不发生多大的关系,但是作为DD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