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给出去,而是秉承以胡制胡的政策同时授予魁头和骞曼地盘,魁头占据代北和半个雁门郡,骞曼分到半个云中郡和定襄,曹操故意没有具体划分其余地盘,美其名曰不干涉内政。
两人本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其结果正如所料,双方为了地盘人口殊死争夺,曹操在一旁稳坐钓鱼台,今天给你粮食明天送他物资。很快两个人反应过来,争先向曹操表忠心只求多得一些好处。
代郡局势比较复杂,阎志始终控制着马城,西部鲜卑领袖魁头以高柳为基地,和乌桓普富卢部结盟,两人以治水分界河北归鲜卑河南归乌桓。汉朝按照鲜卑人风俗打扮,武断的分成秃发和索头两类,当然这并不准确,其实就连鲜卑人自己都不能准确区分,很多其他草原人也自称鲜卑,时间久也就将错就错。
刘豹死后拓跋诘汾跑到代郡,因为其在索头十部中影响力很大,魁头热情欢迎还授予道人县作为立足点。魁头连单于都不是,拓跋诘汾出于无奈才来投奔不可能甘愿受制,没过多长时间曹操暗中抛来橄榄枝。
俩人是老熟人相互都了解,拓跋诘汾看出来这是分化瓦解的计谋,当即欢喜中计表示甘心做大汉的卧底。好处显而易见,财富从内地源源不断运来,道人县都装不下了。海量财物吸引很多部落来投靠,实力强对老主子魁头的态度也没以前恭顺。
魁头再怎么说也是西部鲜卑领袖,区区索头十部还没放在眼里,他明白拓跋诘汾只是对手下展示威风,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公开对抗,因此只要拓跋诘汾不去投靠和连,稍许忤逆只当没看见。
拓跋诘汾确实不敢和魁头闹翻,一切都是两头获利两面不得罪的谋略罢了,道人县与南部乌桓人就隔着一条治河,随着部落规模扩大抢夺奴隶爆发冲突和纠纷在所难免。普富卢可不是魁头,鲜卑人来惹事提刀就干。
乌桓人投靠曹操虽然慢了一步可底子很厚,索头鲜卑又不是都在代郡生活,大部分人在草原游牧冬季才回汉地越冬。再说普富卢真正靠山是幽州刘珪,真要战场上吃亏马城的阎志不可能眼看着不管。
也算拓跋诘汾踢到铁板上,较量几次眼看撑不住,想和谈乌桓人不同意魁头也冷眼旁观,正无计可施曹操秘令到了。说是要截杀一个叫刘琰的小娘皮,刘琰是谁咱不管,曹操开出的价码当真令人欣喜若狂。曹操承诺事情成不成都代表大汉授予平城,曹操说的话就是圣旨,管你是魁头还是和连都是大汉附庸谁敢不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