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知道骑兵统帅异常难得,不同于步兵作战,骑兵机动起来作战半径常以百里计算,不说训练后勤,大到战略眼光细至临机调度,乃至军心威望缺一不可。靠勇猛成不了骑兵统帅,比如张辽只能算一个好骑将,突然袭击是把好手,给他超过一千人就懵了。
乱世至今二十多年骑兵统帅不外乎董卓公孙瓒等寥寥几人,至今仍活着的就剩下四个人可称得上优秀。刘珪开宗立派自不必说;马腾早已躺平,你给他兵人家也不要;关于刘备也没什么争议,他只是不逢天时没有用武之地,要在北三州发展或是给他足够骑兵你再试试?
只有一个张绣在曹操阵营,曹纯相比张绣缺少战略眼光,按计划听命令还行单独成军作战水平差距很大,直白说曹纯没有那股子野性劲,率领骑兵就像指挥狼群,野性不够永远做不成头狼。要说曹操真心佩服的人里张绣必须算一个,他是重要的助力关键的盟友,失去张绣损失不可谓不大,自此麾下的骑兵再没有合格统帅。
战场上出意外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要说是给刘琰弄死,还是单挑弄死,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认为不可能。再者说和张绣这种层次的人近战交手不拿刀拿弓箭?是看不起张绣还是太看得起刘琰?
崔琰用疑惑的口吻问道:“这不可能吧,或许又是宋仲乙所为?”
孔桂表情很无奈,摇着头声音却异常肯定:“几名护卫亲眼目睹,是刘孝阳于半尺距离发箭透面穿颅。”
“半尺!”众人一阵惊呼,用弓箭在半尺距离近战缠斗简直匪夷所思,汉代读书人都擅长击剑,不说是行家里手也大差不差,各自推演一番始终闹不清是如何做到的。
曹操也想不通,从头到尾都认为消息有假,近战不用弓箭是因为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射完就只能拿弓砸。张绣让多少招刘琰也无法近身,除非他站着不动眼看着刘琰发箭,然而这更加讲不通道理,刘琰是怎么大摇大摆进入半尺距离射击的?
再次审视战报找到了一个可笑的解释,刘琰躲在渡船上偷袭得手,曹操撕碎战报不打算公布出来,让刘琰偷袭成功说出来太丢人了,可不说出来同样丢人,当真是英雄大意使竖子成名。
孔桂凑上前压低声音说道:“宣威侯遗体就在路上,其家子已然服孝。”
一句话提醒曹操,现下当务之急是张绣麾下的并州骑兵如何处置,一群桀骜不驯的兵痞只认张绣,处理不好势必酿成大乱。继任的最佳人选是张绣儿子张泉,他去接手并州骑兵肯定没话说,不过曹操不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