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家的社会性思维去探讨早古道家显然是错误的。
阴盛水溢,百六一匝,阳偏火起,阳九一周,大百六大阳九是为九六,此为大水大火,大水大火必应小水小火、大小甲申。甲申一期鬼对人也,年地既异,推移不同,是以百六阳九常历大数。
以甲申年为基准,每隔六十年算一个轮回,《太平经》讲到,每到甲申年就有大小不同的灾变,想要提前预知便需要推算。但是不能拿起算盘直接计算,因为历法要计算润,天象异常也有可能导致人世出现变动,想得到准确答案得根据实际情况推演。
数学推演需要一个固定的常数,天道给出了这个常数,就是所谓阴阳历数,如何推算过于复杂,我知道你现在看的脑瓜子嗡嗡的,所以直接给答案:
阳九一周阴匝一百零六,结合乾九坤六得出一个数字九十六。这是个“一定之数”,代表重复的规律,表示一定的次序。
有了常数还得带入公式,公式不是发明出来就能用的,应用需要具备合理性。
合理的公式要满足几个要求,其一是要有具体的度量衡;二要有可操作的具体定义,比如变量,属于或是对象;三要满足简约原则,即当众多变量出现时,能够以最简约的方式得到答案。最后要具备边界条件,杜绝模棱两可的语言,在一定范围内做到定义清晰,并且能够明确指定所预测的应用范围。
古人的公式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天象: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象见于上,形成于下,天地设位北辰合元,垂耀运机度张百精,二十八宿各布,三阶二十七大夫,九列八十一元士,斗衡、太微、摄提凡百二十官,星象之备合计二百五十有六。
漫天星斗都有他的运行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看作常量。苍穹偶尔会出现异常,比如孛星,流星或是超新星爆发,每一次异常都不是偶然,都与星象存在内在关联。通过这些异常结合原本的星象可以得到足够的变量,得到足够的变量之后再辅以各家的学术要求,一套合适的应用公式便信手拈来。
有了常数和公式还不够,古人用天干地支做为计算的参照。天干地支既是纪元法,普通人拿来当做日历用于指导生产生活;也类似数学中的对数表,推演天机时用来套用复杂的公式进行运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照运势推演,三古圣人说的甲子是公元220年前后,而公元184年是甲申水火之年,注定发生灾难但不会改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