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吃马嚼输送量低还浪费钱粮,也没有需求去花钱整备道路。现在不一样了,修缮直道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车辆便能直接抵达关市,运输量上去货物更快的变现还能极大缓解库存压力,有车不用就显得很愚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扩建关市迫在眉睫,修缮道路同样刻不容缓,匈奴人不是不想做,之所以拖延不做因为没有现钱,有人算过,单靠南匈奴关市的收入需要再等十年才能积攒下足够的钱粮。
刘靖整天愁眉不展看的刘琰心疼,对于大汉的官员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关中人出于立场和身份不能明说,刘琰可没什么忌讳。借着吃饭的时候出主了一个好意,用关市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向匈奴贵族借债。
事情有轻重缓急,工作要先易后难,关市急需的仓库容易建起,原本直道很结实不能通行的地段没有多少,略微修缮就能勉强通行。这两样见效快花费不多,缓解眼前的困难之后再进行新路的修建。
不用怕还不上,除了外部战争没有什么事情能干扰贸易,如果真发生了外部战争更好,转嫁矛盾对外开战兴许能得到更多。刘靖起身不管不顾跑出去,连续半个多月不沾家,刘琰后悔极了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现在可好,刘靖有事情做他更不会去关中了。
不怪刘靖不回家,单修复直道一件事他就忙不过来,事情太多太杂,匈奴人没有经验想自己干也不会。也不能眼瞅着有钱不赚,干脆从关中豪族中招募大量官员,汉人官员有经验有技术,几次探讨下来匈奴人决心干一票大的。
不但要修复固有道路还打算继续扩展,经过安定郡延伸到北地郡,最终目标是将武威和九原连接起来,围绕黄河几字形的大弯绕出一个圈,初步计算工程的时间跨度至少十年,这还不算主干线附带的各条支路。
天文数字的花费主要支出在人力上,对此关中人愿意全部负担可匈奴人却不愿意,修路不仅能给百姓找一条稳定的收入来源,随着道路逐步贯通,现场施工一方稍用手段便能吸引沿路的羌人归附,多了纳税的百姓是一方面,对于缓解民族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也不能用钱粮来衡量。
经过一番扯皮关中人争取到七成人力开支,付出的代价则是全面接管南匈奴的政务,不光是五郡县城要管,草原的方方面面都要交给汉人,当然俸禄还得关中人自己出。匈奴人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干大事政出一门才有效率,不怕关中人插手政务,过去也是请师爷打理还得自己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