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时代背景思辨的行为是耍流氓,19世纪之前马克思还在另一个位面刻苦学习,现在我们要从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来分析:劳动本身没有价值,通过劳动获得有价值的收获才能体现劳动存在价值。
抛开精神层面不谈愚公移山的劳作本身没有价值,穷极一生只会挖出无数碎石,非要等完成凿空之旅,天堑变通途才具备现实意义。黄金之所以贵重,不是因为它埋藏在地底需要付出劳动开采,而是因为黄金本身存在价值。
弘农夫人或者说唐家表面上属于颍川派系,实际上他们更倾向于利用门阀维护皇权,故此唐家能游走于门阀与皇权之间独立于环境之外,高屋建瓴的观察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唐翔代表杨彪同时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和韦康密谈的内容里有一项就是让刘琰杀回冀州,唐家希望让世人看到自己也有一把快刀,如果这把刀并不锋利那就随他折断再找一把便是。
和唐家人信心满满不同,关中人不觉得刘琰有什么军事价值,当初帮助刘琰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在刘靖身边安插一个属于门阀内部的人,没有比刘琰更合适的人选。其二在于刘琰本身既有门阀背景又具备袁氏眷属的身份,另外她还是刘珪的亲妹妹,控制一枚有价值的棋子没准什么时候用的上。
唐翔的要求韦康还是答应了,不过关中人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希望由刘靖来完成军事计划,也不必去冀州能帮高干拖延到曹操撤军就足够了。刘靖出乎意料的不上钩,现场的关中人也是懵了,请刘琰救援高干只是简单提一嘴。过后关中人还当是开出的条件不够,时间一长才发现屠各都尉当真是无欲无求,关中人万般无奈又将主意打到刘琰身上。
刘琰早就戒毒连赌都戒了,也没喝假酒才不会去送死,别说去冀州去上党也不成,再说赵俨打不下壶关肯定会撤退,高干暂时也不用人帮忙。关中人不放弃继续死缠烂打,这次关中人带着吉邈一起来想装病都办不到,给吵的心烦干脆和刘靖一起离开上郡。
呼延一族驻牧在河套地区,按照匈奴人的传统入赘女婿没有婚前财产的支配权,包括刘靖的老巢西安阳在内都属于原配呼延氏,刘靖敢不要老婆领土面积得缩小一半。身边只有鲁昔的五百骑兵,去人家的地盘且不说得看主人的脸色,生命安全还无法得到保证,刘琰是一百个不愿意去,到美稷就不再走了好似斗气一般非要呼延氏亲自来会面。
呼延氏没示弱,派人送来一张平日里随身使用的铁胎弓,表示双方可以约个时间郊游射猎一番。刘琰力气不够开角弓骑射还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