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刘珪卖命应该不会来通知自己吧,十有八九是刘珪冲昏了头真要动手。
“不怕他来襄平,就怕他慢慢蚕食。”寇楼敦轻声提醒公孙康。
公孙康一拍脑门暗道一声大意,乌桓人说的在理,不论刘珪从哪个方向来,可以占领城市然后回去,如此往复消耗辽东的实力。辽东军野战是打不动刘珪的,眼看着对方攻城消耗到最后就只能慢慢等死。
“先取玄菟郡,或者占领险渎,来年从辽队和新昌过来。”
寇楼敦越说公孙康越心惊,一直认为打辽东讲求兵贵神速毕其功于一役,其实换个思路大可以慢慢来,打两三年还是打四五年刘珪说了算。你防御的好人家就换个地方,自家兵力是有限的人家骑兵是快速的,总之野战有优势一方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寇楼敦还想再说却被公孙康挥手制止:“不忙,让我想想。”
“辎重军队都调到襄平来,刘珪要城就给他空城好了,得不到补给最后还是得走。”公孙续好像在自言自语。
“不忙,让我想想。”公孙康没有被打断思路,站在原地反复思索不时点头自语:“一路空城那他进军无阻,包围襄平该如何?不能抽调军队,加上城内百姓未必能耗得过。”
思考到最后也没个主意,主要还是公孙康仍旧有一丝怀疑,五天后险渎城和高显城都来报告发现刘珪大军,公孙康这才慌了,这是两面开花呀。不知道哪边才是主力,索性也不去分辩急令临近城池守军不动,留下半个月粮食其余全部运来襄平。
公孙氏割据辽东总担心内地打过来,从公孙度那一代人就开始就反复推演防御计划,战略到战术尽量做到周密详尽,敌人没到提前怎么安排,敌人到达怎样迎击,敌人拿下某城池后如何调整,甚至剩下襄平一座孤城都有精心计算的应对预案。
幽州军野战强悍那就和他打持久战,远处比如辽南各地于大事无关想要就给你占,等你走了我再夺回来,一堆城池拉扯个三五年你都未必能站住脚跟。襄平是辽东的核心关键,我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
距离襄平距离不远的城池只留下半个月粮食,等你拿下城池补给剩余的也不多,两座城市怎么也能守半个月,剩余城池粮食吃光也不怕,距离襄平不远足够转运粮食继续防守,你要打没有粮食补给,到时是守是弃都得回军。
襄平周围按部就班的转移物资,各个城池都在加强防守力度,拉开架势就等幽州军来打,诡异的是此后几天幽州大军好似消失一般,各地再也没有军情传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